[实用新型]一种金矿石样品的分解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429011.9 | 申请日: | 2020-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139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程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C22B3/02;C22B3/04;C22B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徐家升 |
| 地址: | 610218 四川省成都市天***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矿石 样品 分解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矿石样品的分解装置,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内部依次设置有投料仓、第一加热仓、破碎仓、混合仓、第二加热仓,所述投料仓、第一加热仓、破碎仓、混合仓、第二加热仓的内部底端贯穿有丝杆,所述丝杆螺纹连接在移动台对称侧表面的螺纹孔内,所述移动台的上端外表面上设置有固定连接有支架,且支架的内部放置有坩埚。该金矿石样品的分解装置,可以利用丝杆转动来使得移动台依次穿过各个加工仓,避免了整个分解过程中化学试剂与工作人员的身体接触,有效的避免了分解操作中使用的化学试剂对工作人员的身体产生伤害,同时也能提高操作便利性,提高分解操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矿石样品的分解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金矿石样品的分解装置。
背景技术
金的单质(游离态形式)通称黄金,是一种广受欢迎的贵金属,在很多世纪以来一直都被用作货币、保值物及珠宝。在自然界中,金以单质的形式出现在岩石中的金块或金粒、地下矿脉及冲积层中。黄金亦是货币金属之一。金的单质在室温下为固体,密度高、柔软、光亮、抗腐蚀,是展性最好的金属,延性仅次于铂,是延展性最好的金属之一,由此可知需要对含有金材料的矿石进行准确的测定,避免金的流失,在测定时需要对金矿石进行分解。
现有的实验室内对金矿石分解操作,主要通过工作人员手工添加试剂来溶解测定,操作繁琐的同时,溶液出现化学试剂与工作人员的皮肤接触而导致工作人员受伤的状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矿石样品的分解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的实验室内对金矿石分解操作,主要通过工作人员手工添加试剂来溶解测定,操作繁琐的同时,溶液出现化学试剂与工作人员的皮肤接触而导致工作人员受伤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矿石样品的分解装置,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内部依次设置有投料仓、第一加热仓、破碎仓、混合仓、第二加热仓,所述投料仓、第一加热仓、破碎仓、混合仓、第二加热仓的内部底端贯穿有丝杆,所述丝杆螺纹连接在移动台对称侧表面的螺纹孔内,所述移动台的上端外表面上设置有固定连接有支架,且支架的内部放置有坩埚,所述外壳体的上端外表面上固定安装有进料斗、第一支架、第二支架、量取器、液压杆,所述进料斗与投料仓位置对应,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一加热仓位置对应,所述第二支架与破碎仓位置对应,所述量取器与混合仓位置对应,所述液压杆与第二加热仓位置对应,所述第一支架的对称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加热仓门,且两个加热仓门分别位于第一加热仓的两端,所述第二支架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破碎杆,所述量取器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盛液罐,且量取器的两端均设置有一个调节开关,所述液压杆的伸缩端固定安装有加热罩,所述加热罩位于第二加热仓的内部,所述外壳体的侧表面上设置有观察窗口,且分别与投料仓、破碎仓、混合仓、第二加热仓位置对应。
优选的,所述第一加热仓的内壁上设置有耐火砖层,且耐火层的外表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加热管,所述加热仓门的内部填充有耐火棉。
优选的,所述破碎仓的对称内壁上设置有透气槽,所述破碎杆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套管,且安装套管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破碎端头,所述破碎端头的一端设置有保护弹簧,所述保护弹簧的一端抵在破碎端头的端面上,另一端抵在安装套管的内部端面上。
优选的,所述加热罩为中空结构,所述加热罩的内部盛装有水,所述加热罩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加热管,所述第一加热管浸泡在水中,所述加热罩的侧表面上固定安装有进水软管,所述进水软管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外壳体外表面上的安装孔内,所述加热罩扣在坩埚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丝杆的一端设置有交流电机,所述交流电机的旋转轴与丝杆之间通过齿轮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盛液罐的上端开口处安装有端盖,所述盛液罐的内部盛装有混合溶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未经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290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教学用标本展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弱电工程用变电器线路固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