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的后扶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28031.4 | 申请日: | 202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218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廖藤发;梁秋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25/08 | 分类号: | B62J25/08;B62J9/14;B62J1/1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刘佳斐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扶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摩托车的后扶手装置,所述摩托车包含一车架、一固定于所述车架的置物箱、一安装于所述车架并围绕所述置物箱的车壳,及一可开启地盖设于所述置物箱的椅垫。所述椅垫包括一向后延伸且与所述车壳间隔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所述置物箱后缘,及所述车壳界定出一内凹空间。所述摩托车的后扶手装置包含一设置于所述内凹空间且定位于所述置物箱与所述车架间的握把单元,及一连接所述握把单元并适用于供多个锁固件锁设而定位所述握把单元的结合单元。位于所述内凹空间中的所述后扶手装置与所述椅垫及所述车壳形成整体化的外观结构,且所述等锁固件锁固位置未对外显露而能克服锁点锈蚀的疑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摩托车的车体部件,特别是指一种摩托车的后扶手装置。
背景技术
参阅图1,为一种现有的后扶手架10,适用于安装于一摩托车1上,该摩托车1包含一车体11,及一设置于该车体11上方的坐垫12。其中,该后扶手架10是借由锁设多个螺丝的方式而安装于该车体11,并位于该坐垫12相对后方的位置。该后扶手架10包括一连接于该车体11且横向延伸的连接部101,及一个一体连接于该连接部101且向上延伸而供握持的握持部102。该摩托车1承载除了骑乘者的另一乘客时,该后扶手架10的该握持部102可供所述乘客握持,在该摩托车1向前行驶时,提供所述乘客向后惯性移动的支撑,以维护乘坐安全性。
然而,现有的该后扶手架10虽然可达成供握持的基本效果,但由于利用该些螺丝锁固的锁点是外露于该车体11外,且无法为该坐垫12所遮蔽,故在未受遮蔽或其他保护的情况下,极有可能因淋雨、积水等等影响而锈蚀。当该后扶手架10的该连接部101的锁点处因锈蚀而失去连接的稳固性,该后扶手架10供握持而提供支撑力的基本功效也因而产生疑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欲解决的课题]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能避免锁点绣蚀而产生供握持时的安全疑虑的摩托车的后扶手装置。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于是,本实用新型摩托车的后扶手装置,该摩托车包含一车架、一固定于该车架上的置物箱、一安装于该车架并围绕该置物箱的车壳,及一可开启地盖设于该置物箱上的椅垫。其中,该椅垫包括一向后延伸且与该车壳纵向间隔的延伸部,该延伸部、该置物箱的后缘,与该车壳共同界定出一内凹空间。
该摩托车的后扶手装置包含一适用于设置于该内凹空间且定位于该置物箱与该车架之间的握把单元,及一连接于该握把单元并适用于供多个锁固件锁设而定位该握把单元的结合单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该握把单元包括一围绕该置物箱的后缘的本体,及二个分别连接于该本体左右两侧且向上凹陷而形成一凹槽的握持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该结合单元包括二个自该握把单元相反两侧向下延伸,且适用于分别供二个锁固件锁设而定位于该车架的第一锁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该结合单元包括二个自该握把单元相反两侧朝向彼此延伸,且适用于分别供二个锁固件锁设而定位于该车架的第二锁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该握把单元与该结合单元皆位于该椅垫的纵向投影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所能达成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摩托车的后扶手装置,因位于该椅垫配合该车壳所界定的该内凹空间中,故能与该椅垫及该车壳形成整体化的外观结构,且该些锁固件锁固位置未对外显露,因此能克服锁点锈蚀所产生的安全疑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该握把单元的该些握持件,能分别供使用者的双手以分别伸置于该些凹槽的方式稳定握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280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摩托车的手把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化固液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