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叶生产用揉捻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424457.2 | 申请日: | 2020-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958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邱新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洞庄茶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F3/12 | 分类号: | A23F3/12 |
| 代理公司: | 长沙中海宏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24 | 代理人: | 刘国鼎 |
| 地址: | 437318 湖北省咸***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生产 用揉捻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叶生产用揉捻机,包括驱动装置、支柱、旋转臂组件和底盘,所述底盘的下端等间距固定有固定座三个,固定座分别固定支柱两个、驱动装置一个,支柱和驱动装置的上端均连接有旋转臂组件,旋转臂组件均固定的有电动推杆一和电动推杆二,电动推杆一的上端固定有支架二,电动推杆二的上端固定有支架,支架的中部固定有电机,电机的下端驱动设置有旋转轴,旋转轴穿过支架二,旋转轴的下端固定有压板,旋转轴的两侧均固定有混合杆,混合杆与压板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揉捻过程包含揉捻筒的转动和混合杆的作用,使得揉捻更加的充分,同时使用双侧的支架接,便于对旋转轴的限位和压板的升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茶叶生产用揉捻机。
背景技术
茶叶揉捻机是一种替代制茶过程中人工揉捻使茶叶成型的机械,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揉捻桶与揉捻盘相对运动促使茶叶在揉捻桶中翻滚,并通过设置在揉捻盘上的棱条对茶叶进行类似于人手的揉捻,从而使茶叶形状变成细条状。
但是,现有的揉捻机的揉捻不充分,且下料不方便,不便于对揉捻板进行清理。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茶叶生产用揉捻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生产用揉捻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茶叶生产用揉捻机,包括驱动装置、支柱、旋转臂组件和底盘,所述底盘的下端等间距固定有固定座三个,固定座分别固定支柱两个、驱动装置一个,支柱和驱动装置的上端均连接有旋转臂组件,旋转臂组件均固定的有电动推杆一和电动推杆二,电动推杆一的上端固定有支架二,电动推杆二的上端固定有支架,支架的中部固定有电机,电机的下端驱动设置有旋转轴,旋转轴穿过支架二,旋转轴的下端固定有压板,旋转轴的两侧均固定有混合杆,混合杆与压板滑动连接;
所述底盘的上端设置有揉捻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转臂组件的末端下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固定架内滑动设置有揉捻箱,揉捻箱的侧面与固定架之间固定有电动推杆三。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揉捻箱的下端周侧固定有橡胶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盘的上端边沿固定有卡槽,卡槽的内滑动卡接有揉捻板,揉捻板的一侧固定有凸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槽的一侧设置有弹簧栓,弹簧栓与揉捻板卡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盘的下端开设有下料口,下料口的下端固定有下料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揉捻过程包含揉捻筒的转动和混合杆的作用,使得揉捻更加的充分,同时使用双侧的支架接,便于对旋转轴的限位和压板的升降。
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可拆卸的揉捻板和下料口,便于对揉捻板进行清理,同时便于下料。
3、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电动推杆上可以将揉捻箱的下端口抬起,提高下料的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茶叶生产用揉捻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茶叶生产用揉捻机中揉捻箱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茶叶生产用揉捻机中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洞庄茶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省洞庄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244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拆装式泳池转角造型结构
- 下一篇:一种茶叶生产用理条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