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声波透射法检测线提升的提升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423044.2 | 申请日: | 2020-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224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 发明(设计)人: | 王静;魏玉升;付庆旭;袁澎;赵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 |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G01N29/265 |
| 代理公司: | 济南尚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07 | 代理人: | 杨宝根 |
| 地址: | 25001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声波 透射 检测 提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声波透射法检测线提升的提升器,属于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测量主机、提升组件和底座,提升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驱动轴和支撑架,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驱动轴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从动齿轮固定连接于驱动轴突出于第二支撑板的一端,主动齿轮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连接,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驱动轴固定连接有驱动辊,第二支撑板铰接有U型盖板,盖板两平行的侧壁间转动连接有转动辊,盖板远离第二支撑板一侧与第一支撑板卡接。用测量主机控制驱动电机的提升速度,通过时间和速度得出检测点的位置,利用测量主机控制驱动电机转动,可以保证稳定的提升速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声波透射法检测线提升的提升器。
背景技术
建筑桩基有一定的规范,要求对建设的桩基进行一定的检测只是复合建设要求,《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有明确的对桩基检测的明确规定。《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10.4.2中规定,声波发生器与接收换能器应从桩底向上同步提升,检测线间距不应大于100mm;提升过程中,应校核换能器的深度和校正换能器高程,并保持测试波形的稳定性,提升速度不宜大于0.5m/s。在实际检测过程中,一般采用人工手动提升和简易提升器辅助提升,人工手动提升即把声波发生器和接收换能器放到桩底后由两人分别持一根检测线根据检测人员的要求同时提升,人工提升由于没有一定的标尺作为参考,全凭手感,检测线间距难以控制,同时人工提升由于二人提升速度的原因,导致声波发生器和接收换能器之间间距较大。另外还采用滑轮辅助提升,将检测线全部缠绕到换轮上,由一人同时提升两根或者多根,虽然能保证声波发生器和接收换能器能够同时升降,但是提升速度不宜控制,同时两种方法均需要3-4人协同配合才能完成检测任务,耗费大量的人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声波透射法检测线提升的提升器,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声波透射法检测线提升的提升器,包括测量主机、提升组件和底座,所述提升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驱动轴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两平行设置且固定连接于底座一端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驱动轴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所述驱动轴一端突出于第二支撑板,所述从动齿轮固定连接于驱动轴突出于第二支撑板的一端,所述主动齿轮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所述驱动轴同轴固定连接有驱动辊,所述驱动辊侧壁上均匀开设有第一线槽,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端面铰接有U型的盖板,所述盖板两平行的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辊,所述转动辊的侧壁上均匀开设有第二线槽,所述盖板远离第二支撑板一侧与第一支撑板卡接,所述驱动电机与测量主机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板靠近第一支撑板一端的侧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转动连接有卡接块,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卡接板,所述卡接板开设有与卡接块相适配的卡接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远离卡接块铰接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罩设于驱动电机、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外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远离第二支撑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导向杆,两所述导向杆之间间距与驱动辊长度相等。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检测线通过驱动辊和转动辊配合提升,可以保证检测线的提升距离;用测量主机控制驱动电机的提升速度,通过时间和速度得出检测点的位置,利用测量主机控制驱动电机转动,可以保证稳定的提升速度;进行测量时,将底座固定连接在工程三脚架上,设置完毕后可以有一人操作完成检测任务,从而减少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展示本实施例盖板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未经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230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