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混凝土搅拌站的三级沉淀池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422888.5 | 申请日: | 2020-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33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 发明(设计)人: | 刘桂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青年路混凝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21/04 | 分类号: | B01D21/04;B01D21/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26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混凝土 搅拌 三级 沉淀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混凝土搅拌站的三级沉淀池,包括能伸入沉淀池内的刮料装置,刮料装置上设置有带动其沿沉淀池长度方向移动的平推装置,第一沉淀池内设置有位于刮料装置移动方向一端的存料装置,沉淀池内设置有运料装置,运料装置的进料口位于存料装置内,运料装置的出料口位于沉淀池外本申请具有能充分利用三级沉淀池的空间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三级沉淀池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混凝土搅拌站的三级沉淀池。
背景技术
目前混凝土搅拌站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这些废水中因为含有水泥、砂石、粉煤灰、矿粉以及外加剂等强碱性物质,直接将这些废水排放,不但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而且对环境会造成严重污染,同时对于其中的砂子、石子等可回收利用的资源也是一种极大的原材料浪费。
基于此现状,公告号为CN20270015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搅拌站污水沉淀池。该沉淀池由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三级沉淀池依次连接组成,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和三级沉淀池由沉淀池隔墙分隔,一级沉淀池底板为斜坡道,沉淀池隔墙上设有溢水口,这种沉淀池通过在一级沉淀池底板设计成斜坡道结构,进而方便机械进行清渣、提高了清理效率。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申请人认为沉淀池的底部为倾斜设置,虽然有助于沉淀物的流动,但仍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完成沉淀池清理,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工作人员忽略清理沉淀池,导致沉淀池使用效率低,未能有效实现对废水的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混凝土搅拌站的三级沉淀池,其具有保证沉淀池的污水处理效率的效果。
本申请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混凝土搅拌站的三级沉淀池,包括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和第三沉淀池,所述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之间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二沉淀池与第三沉淀池之间设有第二通槽,其特征在于:包括能伸入第一沉淀池内的刮料装置,所述刮料装置上设置有带动其沿第一沉淀池长度方向移动的平推装置;
所述第一沉淀池内设置有位于刮料装置移动方向一端的存料装置,所述第一沉淀池内设置有运料装置,所述运料装置的进料口位于存料装置内,所述运料装置的出料口位于第一沉淀池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平推装置能够带动刮料装置沿第一沉淀池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刮料装置在平推装置的驱动下能将第一沉淀池池底的沉渣挂铲进入存料装置内,存料装置能储存沉渣,运料装置将存料装置内的沉渣运至三级沉淀池外的运输设备中,从而实现对第一沉淀池内沉渣的清理,通过装置自动实现对第一沉淀池的清理,能提高第一沉淀池的清理效率,减轻工人人员劳动,保证沉淀池的污水处理效率,提高其搅拌站水资源利用率。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存料装置包括设置于第一沉淀池的底部的第一存料池,所述第一存料池位于第一沉淀池设置有运料装置的一端,所述第一存料池为沿第一沉淀池高度方向向远离第一沉淀池池底延伸形成的长条形凹槽,所述第一存料池沿第一沉淀池宽度方向设置;
所述第一存料池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存料池,第二存料池沿远离第一存料池方向截面逐渐减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存料池用于储存刮板装置挂进其内的沉渣挂进,第一存料池内的沉渣能落入第二存料池内,便于运料装置的运输。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沉淀池远离第一存料池一端的侧壁与第一沉淀池的池底连接处设置有弧形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壁能便于刮料装置对第一沉淀池远离存料装置的一端池底沉渣的清理。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平推装置设置有两个,两个平推装置分别位于第一沉淀池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青年路混凝土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青年路混凝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228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