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应急灯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422199.4 | 申请日: | 2020-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54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 发明(设计)人: | 武寿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恒天领锐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Q3/46 | 分类号: | B60Q3/46;B60Q3/80 |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陈扬 | 
| 地址: | 2112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应急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应急灯,汽车蓄电池的负极塔铁,正极与保险丝和充电开关相串联,应急灯蓄电池的正极与充电开关相连,负极塔铁,若干个灯泡并联在汽车蓄电池和应急灯蓄电池之间并形成灯泡电路,灯泡电路与继电器的30引脚相连,继电器的85引脚接入应急灯蓄电池的正极,86引脚塔铁,分压电阻一端与继电器的87引脚相连,另一端与继电器的85引脚相连,所述灯光报警开关的一端接入应急灯蓄电池的正极,另一端与继电器的85引脚相连。本实用新型解决汽车失去蓄电池提供的电源后的照明问题,汽车出现严重故障,指引乘客撤离,汽车遭遇严重事故,向其他车辆或行人发出警示信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应急灯。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客车、公交车的内应急灯满足基本照明需求,而基本未安装应急应急灯,即汽车出现重大故障,为乘客快速撤离车辆提供指引、照明作用的应急灯。在现有市场上大型客车、公交或其他乘员较多的车辆上,车外的照明应急灯和警示灯、车内的照明灯及提示司机的指示灯和报警灯是标配应急灯,应急应急灯则是空白领域。
在目前这种现状下,一旦汽车发生严重故障或事故,导致车辆整车电路只有低压24V常电工作甚至常电电路也无法正常供电时,汽车无法为车内乘客提供照明,也无法向其他车辆和行人发出警示信号,这种情况是不符合汽车安全性及人性化需求的,属于安全领域缺少的部分。
鉴于以上策略的弊端,提出了一种新型可拆卸的汽车应急灯,主要应用于大型客车、公交或其他乘员较多的车辆上,填补汽车应急灯市场的空白,完善汽车安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汽车应急灯。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汽车应急灯,所述汽车应急灯接入汽车中汽车蓄电池的电路上,所述汽车蓄电池的电路包括充电开关、保险丝和汽车蓄电池,所述汽车蓄电池的负极塔铁,正极与保险丝和充电开关相串联,所述汽车应急灯包括壳体和安装于壳体内的灯泡、继电器、分压电阻、应急灯蓄电池和灯光报警开关,所述应急灯蓄电池的正极与充电开关相连,负极塔铁,若干个灯泡并联在汽车蓄电池和应急灯蓄电池之间并形成灯泡电路,所述灯泡电路与继电器的30引脚相连,继电器的85引脚接入应急灯蓄电池的正极,86引脚塔铁,分压电阻一端与继电器的87引脚相连,另一端与继电器的85引脚相连,所述灯光报警开关的一端接入应急灯蓄电池的正极,另一端与继电器的85引脚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汽车应急灯还包括报警器,所述报警器的一端接入应急灯蓄电池的正极,另一端搭铁。
进一步地,所述报警器为指示灯或语音报警器。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外固定框、壳体、灯光塑性板和灯泡固定板,所述外固定框与壳体固定连接,在外固定框的上端面上设有凹槽,所述灯光塑性板固定于凹槽内,灯泡固定板固定于灯光塑性板上,在外固定框的下端面上固定有安装壳,继电器、分压电阻和应急灯蓄电池安装于安装壳内,灯泡L固定于灯泡固定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外固定框的上端面上固定有透光玻璃封板。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控制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整车电路未损坏时,由汽车蓄电池供电,紧急情况下,司机打开充电开关S1,可为应急灯自带的应急灯蓄电池充电;打开灯光报警开关S2,灯泡进入工作状态。第二种整车电路断开时,由自带应急灯蓄电池为灯供电,打开灯光报警开关S2,灯泡开始工作。本实用新型解决汽车失去蓄电池提供的电源后的照明问题,汽车出现严重故障,指引乘客撤离,汽车遭遇严重事故,向其他车辆或行人发出警示信号。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图。
图 2、图3和图4 为本实用新型中壳体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恒天领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恒天领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221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