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挤扩压灌后植筋抗浮锚杆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420659.X | 申请日: | 2020-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355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赵长文;聂国东;姚鹏;李大立;王作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东煤建筑基础工程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31/12 | 分类号: | E02D31/12;E02D5/76;E02D1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王文雅 |
| 地址: | 130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挤扩压灌后植筋抗浮锚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挤扩压灌后植筋抗浮锚杆,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包括锚杆体和开设在基层上的挤扩孔,上述基层是指含水土层,挤扩孔的内壁上具有凹槽以增加挤扩孔内壁的表面积,锚杆体设置在挤扩孔内,挤扩孔内填充有水泥浆以将锚杆固定在挤扩孔内。本实用新型中的锚杆体固定在挤扩孔内,具体通过向挤扩孔内注入水泥浆以使锚杆体固定,在挤扩孔的内壁上设置的凹槽能够增大挤扩孔内壁的表面积,使得水泥浆与挤扩孔内壁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使得水泥浆成型后与挤扩孔的固定效果更好,进而使得锚杆体固定在挤扩孔内的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指一种挤扩压灌后植筋抗浮锚杆。
背景技术
抗浮锚杆,是建筑工程地下结构抗浮措施的一种。抗浮锚杆不同于一般的基础桩,有其自身的独特性能,与一般基础桩的最大区别在于:基础桩通常为抗压桩,桩体承受建筑荷载压力,受力自桩顶向桩底传递,桩体受力大小随着建筑荷载的变化而变化;而抗浮桩则为抗拔桩体承受拉力,普通抗浮桩受力也是自桩顶向桩底传递,桩体受力大小随着地下水位的变化而变化,但两者受力机制恰好相反。
而现有的抗浮锚杆安装技术存在锚杆固定效果不够好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挤扩压灌后植筋抗浮锚杆,以解决现有的抗浮锚杆固定不够牢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挤扩压灌后植筋抗浮锚杆,包括锚杆体和开设在基层上的挤扩孔,所述挤扩孔的内壁上具有凹槽以增加挤扩孔内壁的表面积,所述锚杆体设置在所述挤扩孔内,所述挤扩孔内填充有水泥浆以将所述锚杆体固定在所述挤扩孔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挤扩孔的内壁上的凹槽为螺旋状。
进一步,所述锚杆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挤扩孔的底部。
进一步,所述锚杆体的顶部一端设置有相对于锚杆体弯折的锚杆钢筋体。
进一步,所述锚杆钢筋体具有多个,多个所述锚杆钢筋体绕所述锚杆体的端部均匀间隔设置。
进一步,所述锚杆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延长杆部以增大锚杆体与挤扩孔内水泥浆的接触面。
进一步,所述延长杆部具有多个,多个所述延长杆部绕所述锚杆体的侧壁表面周向均匀间隔设置。
进一步,多个所述延长杆部还沿所述锚杆体的轴向均匀间隔设置。
进一步,所述锚杆体包括多个子杆体,多个子杆体绕所述挤扩孔的中心轴向均匀设置。
进一步,多个所述子杆体通过缠绕卡箍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的锚杆体固定在挤扩孔内,具体通过向挤扩孔内注入水泥浆以使锚杆体固定,在挤扩孔的内壁上设置的凹槽能够增大挤扩孔内壁的表面积,从而使得水泥浆与挤扩孔内壁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使得水泥浆成型后与挤扩孔的固定效果更好,进而使得锚杆体固定在挤扩孔内的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东煤建筑基础工程公司,未经吉林东煤建筑基础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206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部具有填充结构的泡沫
- 下一篇:一种金属制品用检测工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