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物联网电动车充电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419621.0 | 申请日: | 2020-07-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839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 发明(设计)人: | 王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洲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53/68 | 分类号: | B60L53/68;B60L53/31;B60L53/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 地址: | 2001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网 电动车 充电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物联网电动车充电系统,包括主机和至少一个子机,所述主机包括主机物联网模组、主机识别模组、主机语音模块和主机电流检测控制模组;所述子机包括至少一个充电插座、子机识别模组、子机语音模块和子机电流检测控制模组;所述主机与所述子机通讯连接;通过电流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门磁感应和空载过载保护装置等,防止偷电,杜绝误判充电、电池保护、充满自停和空载断电等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联网电动车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新建住宅小区需要配建永久性非机动车停车场/库,老旧小区、平房地区要通过建设公共停车场,解决居民停车问题。因此,随着非机动车停车场/库的不断建立,那么电动车的充电难、收费难,以及充电的安全性、便利性,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发现,由于物业功能不完善,设备安全隐患高,不智能,运营成本高,运维无法保障等原因,导致近年来电动自行车火灾频发且呈逐年增长趋势,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开发一种物联网电动车充电系统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物联网电动车充电系统,通过电流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门磁感应和空载过载保护装置等,防止偷电,杜绝误判充电、电池保护、充满自停和空载断电等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物联网电动车充电系统,包括主机和至少一个子机,所述主机包括主机物联网模组、主机识别模组、主机语音模块和主机电流检测控制模组;所述子机包括至少一个充电插座、子机识别模组、子机语音模块和子机电流检测控制模组;所述主机与所述子机通讯连接。
进一步,所述主机通过485/Lora与所述子机通讯。
进一步,所述主机与所述子机安装在不同区域,以实现远程通讯和远程控制。
进一步,所述多个子机之间采用级联的方式。
进一步,所述充电插座为多孔式插座。
进一步,所述子机电流检测控制模组包含:子机电流传感器、子机温度传感器、子机门磁感应和子机空载过载保护装置。
进一步,所述主机电流检测控制模组包含:主机电流传感器、主机温度传感器、主机门磁感应和主机空载过载保护装置。
进一步,所述子机识别模组内设置有识别数据。
进一步,还包括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可以与所述子机识别模组通讯并发送移动终端数据。
进一步,当所述移动终端数据与所述识别数据匹配成功后,充电插座开始通电并为电动车充电。
本实用新型一种物联网电动车充电系统的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通过电流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门磁感应和空载过载保护装,实现了防止偷电、杜绝误判充电、电池保护、充满自停和空载断电等功能。为电动车用户解决了充电难、收费乱的问题同时为物业解决了私拉电线以及安全隐患的消除。
(2)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物联网模块,将主机、子机和移动终端连接在同一个私有化的物联网内,对充电数据和收费数据进行集中管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示意图。
1、主机;2、子机;3、主机物联网模组;4、主机识别模组;5、主机语音模块;6、主机电流检测控制模组;7、充电插座;8、子机识别模组;9、子机语音模块;10、子机电流检测控制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洲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洲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196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