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吊装式远红外取暖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18842.6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377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胡松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金伟太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3/02 | 分类号: | F24D13/02;F24D19/00;F24D19/02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兴达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64 | 代理人: | 毛新民 |
地址: | 4000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吊装 红外 取暖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吊装式远红外取暖器,包括外壳体、远红外加热组件、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分别连接在外壳体的两端,所述红外加热组件连接在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在结构上通过整体的外壳,以及在外壳内设置远红外加热组件,通过远红外加热组件进行加热取暖,提高取暖的体验感,且在本装置中设置有风扇、散热空腔以及散热孔的结构,保证了整体装置的安装后的散热性能,且风扇正对远红外加热组件的结构,提高了热能利用率,而第二侧板的隔热片的结构以及排风扇的结构,保证了照明装置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吊装式远红外取暖器。
背景技术
取暖设备作为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电器广泛运用于生活中,其中浴霸就是其中最为代表的取暖设备,现有技术中一种为灯暖式的取热方式,该种方式光照刺眼,且有破裂风险,且热效率低,另一种是以暖风的方式取暖,该种方式电机噪音大,且热能利用率低,在使用时极易憋闷干燥,还有一种就是在日常使用中的“小太阳”类的产品,该类产品直接面对发热管的辐射来取暖,该种方式光照强,且不小心时极易出现安全隐患,且该种开放式的热源方式使得,热能利用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吊装式远红外取暖器,以提高热能利用率,提升取暖的体验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吊装式远红外取暖器,包括外壳体、远红外加热组件、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分别连接在外壳体的两端,所述红外加热组件连接在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远红外加热组件连接在所述外壳体内,且加远红外热组件和所述壳体之间留有间隙,以使得加热组件外围与壳体内壁之间形成散热空腔,所述外壳体上连接有若干的风扇,所述风扇的出风面与所述散热空腔连通;
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外壳体连接形成独立的辅助空间,在该辅助空间内连接照明装置和排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连接在所述第二侧板的底面且照明装置的发光面自由露出,所述排风装置连接在所述辅助空间中部的顶面上,在该顶面所在的所述外壳体上加工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与所述辅助空连通,在排风口沿出风方向还连接有一排风管,所述排风管自由伸出外壳体。
优选地,所述远红外加热组件包括用于加热的加热铝板、连接组件和耐热反光板,所述加热铝板通过所述连接组件连接在所述耐热反光板内,所述耐热反光板两侧还连接有安装侧板,所述安装侧板和耐热发光板连接形成空腔结构,所述热铝板位于该空腔的开口平面内,且热铝板的边缘与该空腔内壁设置有间隙,所述空腔的内表面为镜面。
优选地,所述第二侧板包括L状的板体,在该板体的底面加工有用于安装所述照明装置的安装孔,第二侧板靠所述远红外加热组件一端上连接有一隔热片,靠近所述隔热片的底面上加工有若干的散热孔,所述隔热片上加工有若干工艺孔。
优选地,所述外壳体上还连接有至少四个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一端连接在所述外壳体上,安装支架另一端自由伸出所述外壳体外。
优选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用于固定所述加热铝板的若干相互平行的固定框架和连接块,所述固定框架安装在所述加热铝板背面并竖直向上,所述连接块连接在固定框架的顶部,在连接块上加工有用于螺栓连接的螺栓孔,在螺栓孔内连接有螺栓,通过所述螺栓将连接块连接在所述耐热反光板上。
优选地,所述加热铝板的正面加工有波浪状的凹凸结构,凹凸结构的表面上喷涂有一层的矿物纳米涂层。
优选地,在所述外壳体相对的内侧壁上还分别水平连接有出风板,所述出风板上加工有若干的所述散热孔,在主体板底部相对的内侧壁上还分别加工有凹槽,所述凹槽沿主体板长度方向延伸,在凹槽开口处的主体板内壁上沿风槽延伸方向间隔加工有若干导风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金伟太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金伟太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188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