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桩养护冷凝废水回收利用温控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418136.1 | 申请日: | 2020-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33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 发明(设计)人: | 许建钊;谢和明;杜星宇;陈黎明;刘少锋;苏伟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市宏基混凝土构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8B11/24 | 分类号: | B28B11/24;F25D31/00 |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南粤专利商标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01 | 代理人: | 丁仁霞 |
| 地址: | 515000 广东省汕头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养护 冷凝 废水 回收 利用 温控 装置 | ||
1.一种管桩养护冷凝废水回收利用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废水收集池(10)、搅拌楼蓄水池(20)、温控感应装置(30)、废水冷却组件(40),所述废水收集池(10)包括有相邻设置且高度逐级递减的第一冷却池(11)、第二冷却池(12)、第三冷却池(13),所述第一冷却池(11)与所述第二冷却池(12)之间设有第一隔水导流墙(111),所述第二冷却池(12)与所述第三冷却池(13)之间设有第二隔水导流墙(121),所述第一隔水导流墙(111)与所述第二隔水导流墙(121)处均设有废水冷却组件(40),所述第三冷却池(13)与所述搅拌楼蓄水池(20)之间连通有冷却废水输出管道(131),所述冷却废水输出管道(131)处设有水泵装置(50),所述水泵装置(50)将所述第三冷却池(13)处的冷却废水泵入所述搅拌楼蓄水池(20),所述搅拌楼蓄水池(20)处设有自来水管(21),所述自来水管(21)处设置有电磁阀(22),所述温控感应装置(30)的输出端与所述电磁阀(22)相连接,所述温控感应装置(30)的输入端设置有用于测量所述搅拌楼蓄水池(20)的水温的温控探头(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桩养护冷凝废水回收利用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冷却组件(40)包括有挂墙支撑架(41)、冷却转接件(42)、以及若干冷却导流件,若干所述冷却导流件包括有第一冷却导流件(43)、第二冷却导流件(44),所述冷却转接件(42)设有缓冲导流槽(421),所述缓冲导流槽(421)的上下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接槽口(422)、第二卡接槽口(423),所述挂墙支撑架(41)的第一卡接部(411)卡接于所述冷却转接件(42)的所述第一卡接槽口(422),所述第一冷却导流件(43)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导流卡接部(431)、导流卡接槽(432),所述第一冷却导流件(43)的所述导流卡接部(431)卡接于所述冷却转接件(42)的所述第二卡接槽口(423),所述第一冷却导流件(43)的所述导流卡接部(431)开有若干呈阵列分布的废水导流口(4311);所述第二冷却导流件(44)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冷却导流件(43)的结构完全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桩养护冷凝废水回收利用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导流槽(421)的所述第一卡接槽口(422)与所述第二卡接槽口(423)的结构完全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桩养护冷凝废水回收利用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导流件(43)的所述导流卡接部(431)设有用于分隔水流的隔流板(43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市宏基混凝土构件有限公司,未经汕头市宏基混凝土构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1813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