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自动上料结构的太阳能生活垃圾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417628.9 | 申请日: | 2020-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44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王一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长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B02C4/08;B02C23/02;A61L11/00;A61L2/10;C05F9/02;C05F9/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自动 结构 太阳能 生活 垃圾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上料结构的太阳能生活垃圾处理装置,包括主体、活动杆、传送带和刮板,所述主体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第一转轴、蓄电池室和电机,且第一转轴的顶端安装有衔接杆。该具有自动上料结构的太阳能生活垃圾处理装置设置有液压气缸,液压气缸的末端通过焊接连接有推板,且推板通过液压气缸与过滤板构成伸缩结构,而且过滤板通过凹槽与主体之间相互配构成卡合结构,同时推板与外盖板处于同一水平面,垃圾进行处理后最终形成堆肥,液压气缸主动推动推板进行左右移动,直接将堆肥推至主体外侧,减少了人工操作的流程,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与难度,同时节省了工作时间,使得装置处理生活垃圾的能力更加高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垃圾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自动上料结构的太阳能生活垃圾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垃圾处理,是指利用太阳光照提高生活垃圾分解的环境温度,加快生活垃圾分解,实现垃圾减量,太阳能垃圾处理具有绿色、节能、环保特点,处理过程主要利用食物性垃圾自身携带菌种或外加菌种进行消化反应,应用太阳能作为消化反应过程中所需能量来源,对高含量有机质的垃圾进行卫生、无害化生物处理,最终形成腐熟的堆肥。
市场上的太阳能垃圾处理装置使用过程中垃圾分解耗时较慢,大大降低了装置整体的工作效率,且现有的垃圾处理过程中易粘附在装置内壁,给后期工作人员的清理过程带来了麻烦,同时,垃圾携带的废水难以进行完全清理,为此,我们提出这样一种具有自动上料结构的太阳能生活垃圾处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动上料结构的太阳能生活垃圾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太阳能垃圾处理装置使用过程中垃圾分解耗时较慢,大大降低了装置整体的工作效率,且现有的垃圾处理过程中易粘附在装置内壁,给后期工作人员的清理过程带来了麻烦,同时,垃圾携带的废水难以进行完全清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自动上料结构的太阳能生活垃圾处理装置,包括主体、活动杆、传送带和刮板,所述主体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第一转轴、蓄电池室和电机,且第一转轴的顶端安装有衔接杆,所述衔接杆的末端安置有太阳能板,所述电机的末端安装有搅拌轴,且搅拌轴的外壁设置有搅拌叶,所述搅拌叶的内侧开设有凹孔,且凹孔的右侧安装有储放盒,所述储放盒的外壁固定有嵌块,且嵌块的内部安置有铆钉,所述刮板安置于搅拌叶的外侧,且搅拌叶的下方设置有过滤板,所述主体的内壁安装有加热板,且加热板的内壁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下方安置有污水腔,且污水腔的底端设置有排污口,所述污水腔的内壁安装有防护罩,且防护罩的内侧安置有紫外线灯,所述主体的右侧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进料口、第二破碎轮和液压气缸,且液压气缸的末端衔接有推板,所述传送带安置于进料口的左侧,且传送带的外壁安置有运料槽,所述传送带的右侧安置有进料仓,且进料仓的内侧安置有第一破碎轮,所述搅拌叶的上方安装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外侧安置有活性炭层,所述活性炭层的内部开设有内腔,且内腔的内侧开设有通孔,所述活动杆安装于主体的外壁,且活动杆的内部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活动杆的末端设置有外盖板,且外盖板的内壁安装有密封圈,所述主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架。
优选的,所述搅拌叶通过焊接与搅拌轴的外壁连接,且搅拌叶通过搅拌轴与电机之间相互配合构成旋转结构,而且刮板与搅拌叶之间为螺纹连接,同时刮板关于搅拌叶的位置一一对应分布。
优选的,所述储放盒通过嵌块与凹孔之间相互配合构成卡合结构,且储放盒关于搅拌轴的竖直中心线呈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液压气缸的末端通过焊接连接有推板,且推板通过液压气缸与过滤板构成伸缩结构,而且过滤板通过凹槽与主体之间相互配构成卡合结构,同时推板与外盖板处于同一水平面。
优选的,所述活性炭层与螺纹杆之间为螺纹连接,且活性炭层的外壁等距开设有径向透孔,而且透孔分别贯穿活性炭层的内端面与外端面。
优选的,所述太阳能板与衔接杆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太阳能板通过衔接杆与第一转轴之间相互配合构成旋转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长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长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176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生活垃圾处理用具有破碎结构便于分拣的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主控积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