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血管免缝合连接卡箍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16620.0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87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陶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麦迪领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1 | 分类号: | A61B17/11;A61F2/06;A61F2/07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姜展志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管 缝合 连接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血管免缝合连接卡箍组件。本实用新型的血管免缝合连接卡箍组件包括圆环状的卡箍和裙套,所述裙套由一长方形的柔性的筒状套体,所述裙套的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开有由一端端部延伸至靠近其另一端的收紧切口,或所述所述裙套的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开有延伸至其两端端部的收紧切口,所述裙套表面设有用于连接所述收紧切口两侧边沿线的收紧件,所述裙套的一端密封包裹套设于所述卡箍外周上,并与所述卡箍缝合固定,所述卡箍的内径由对应所述裙套连接端的一端朝向另一端逐渐增大。优点:结构设计简单、合理,能够实现自体血管与人工血管之间的免缝合连接,手术时间大大缩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血管免缝合连接卡箍组件。
背景技术
针对严重主动脉血管病变或损伤的患者,临床上通常需要进行外科开胸手术,应用人工血管及覆膜支架来替代自身病变或损伤的血管。现有手术中置换损坏的人工血管时,需要医生使用缝线将人工血管与自体血管进行缝合固定,该方式对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而且缝合过程时间较长,且容易出现流血,需要医生进行补缝。
因此,为解决现有人工血管存在的上述问题,亟需设计开发一种血管免缝合连接的构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血管免缝合连接卡箍组件,有效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血管免缝合连接卡箍组件,包括圆环状的卡箍和裙套,上述裙套由一长方形的柔性的筒状套体,上述裙套的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开有由一端端部延伸至靠近其另一端的收紧切口,或上述上述裙套的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开有延伸至其两端端部的收紧切口,上述裙套表面设有用于连接上述收紧切口两侧边沿线的收紧件,上述裙套的一端密封包裹套设于上述卡箍外周上,并与上述卡箍缝合固定,上述卡箍的内径由对应上述裙套连接端的一端朝向另一端逐渐增。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上述卡箍内壁上沿其周向均匀间隔的环设有多个突出部。
进一步,上述突出部的截面为半圆形,且其直径由对应上述裙套连接端的一端朝向另一端逐渐增大。
进一步,上述裙套上对应上述收紧切口的两侧的部位分别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孔位,或上述裙套上对应上述收紧切口的两侧的部位分别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线圈,上述收紧件为交叉穿设于两侧多个上述孔位或多个线圈的缝合线。
进一步,上述裙套为PET编织布、PET膜、PTFE膜的其中一种材质制作的构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能够实现自体血管与人工血管之间的免缝合连接,手术时间大大缩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血管免缝合连接卡箍组件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血管免缝合连接卡箍组件中卡箍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血管免缝合连接卡箍组件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血管免缝合连接卡箍组件中卡箍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血管免缝合连接卡箍组件在连接自体血管与覆膜支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的血管免缝合连接卡箍组件在连接自体血管与覆膜支架时的结构剖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卡箍,2、裙套,3、自体血管,4、覆膜支架,11、突出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麦迪领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麦迪领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166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触式二合一的感应水龙头
- 下一篇:一种泡沫轻质土提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