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镜下超声螺纹刀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410431.2 | 申请日: | 2020-07-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98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胡善云;梁泳强;肖伟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维尔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7/32 | 分类号: | A61B17/32;A61B17/16 |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沃园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16 | 代理人: | 刘康平 |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声 螺纹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镜下超声螺纹刀,包括刀杆,刀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部,刀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刀头,刀杆包括一体成型的杆体和渐变端,杆体上一体成型设有多个环形凸起和圆柱凸起,杆体远离渐变端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部,刀头包括刀头主体,刀头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渐变端,刀头主体的另一端端面设有端面刀刃,端面刀刃外侧的刀头主体外壁设有螺纹侧刀。圆柱凸起设计为刀杆总体属性需要,保证刀杆的谐振频率和刀杆的倍率达到使用要求,环型凸起作为零振点隔圈,可以减少对内镜器械通道的摩擦,同时提高输出效率;通过十字刀口与内凹面相交的多个刀刃边,便于对垂直骨面进行快速开孔或切除骨性组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镜下超声螺纹刀。
背景技术
超声骨刀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压电转换装置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让超声骨刀头处于特定范围的高频超声振荡,使所接触的组织细胞内的水汽化、蛋白氢键断裂,从而将需要去除的骨组织彻底破坏。同时超声骨刀特殊的工作频率具有良好的软硬组织识别能力,能够有效减少对周围软组织、血管和神经的损伤。
在骨科手术中,超声骨刀刀头常用于对骨头进行切割、磨削、刨削、刮削或者任意整形。目前用于进行磨骨的超声骨刀刀头多为方形或圆形,这种超声骨刀刀头在脊柱外科的应用中存在如下问题:磨出的骨面是平整的方形或者是圆形的,在需要进行开槽磨骨的操作中需要磨除的骨量大,手术速度较慢。
镜下超声骨刀是结合微创内镜技术和超声的两者特点,借助手术内窥镜的器械通道实现骨组织的超声振荡,进一步有效提升骨科手术的安全性。但手术内窥镜的器械通道最大内部直径往往较小,通常工作通道的直径为 2-9mm,且整个通道的长度较长,通常在20cm以上,当超声骨刀刀头伸入镜内时,由于超声原理影响,无法在内窥镜工作管内大幅横向转动刀头,因此操作空间十分有限。使用者只能沿工作管方向进行伸缩操作,无法去除工作管前端周围的骨组织,限制超声骨刀发挥最大效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镜下超声螺纹刀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镜下超声螺纹刀,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镜下超声螺纹刀,包括刀杆,所述刀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部,所述刀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刀头,所述刀杆包括一体成型的杆体和渐变端,所述杆体上一体成型设有多个环形凸起和圆柱凸起,所述杆体远离渐变端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部,所述刀头包括刀头主体,所述刀头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渐变端,所述刀头主体的另一端端面设有端面刀刃,所述端面刀刃外侧的刀头主体外壁设有螺纹侧刀。
优选的,所述杆体为圆柱结构,多个所述圆柱凸起和环形凸起沿杆体轴线均匀间隔分布,所述渐变端从杆体端面向刀头的直径逐渐减小。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为长方体结构,所述连接块的一端一体成型设有方台端,所述方台端的小端固定连接杆体,所述连接块的四周边角均设有倒角边。
优选的,所述端面刀刃包括圆台端面,所述刀头主体远离渐变端的一端一体成型设有圆台端面,所述圆台端面的小径端外壁开有十字刀口,所述十字刀口中部的圆台端面上开有内凹面,所述十字刀口侧壁以及十字刀口和内凹面交点处均设有尖锐刀刃边。
优选的,所述圆台端面的直径小于螺纹侧刀的直径,所述十字刀口的开口间夹角为90°,所述内凹面为内凹球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维尔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维尔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104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湿化瓶消毒清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半流体饲喂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