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餐厨垃圾就地环保处理资源化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407652.4 | 申请日: | 2020-07-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01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 发明(设计)人: | 吴利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惟乐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B02C18/10;B02C18/16;B02C18/18 |
| 代理公司: | 厦门律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5 | 代理人: | 张辉;李增进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就地 环保 处理 资源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餐厨垃圾就地环保处理资源化设备,属于餐厨垃圾处理技术领域,一种餐厨垃圾就地环保处理资源化设备,包括发酵箱、益生菌投入组、粉碎组、加热棒、温控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搅拌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发酵箱内部的空间分为第一发酵区、第二发酵区、以及第三发酵区,第二隔板位于第二发酵区内,第一发酵区、第二发酵区、以及第三发酵区内均固定有加热棒,且均配置有温控组,发酵箱顶壁的左侧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通有益生菌投入组和粉碎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餐厨垃圾就地环保处理资源化设备,通过对餐厨垃圾进行粉碎结合益生菌进行流水线式发酵处理,发酵完全,环保且经济效益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餐厨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餐厨垃圾就地环保处理资源化设备。
背景技术
餐厨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餐饮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茶渣、贝壳、骨头等,其主要来源为家庭厨房、餐厅、饭店、食堂、市场及其他与食品加工有关的行业。餐厨垃圾含有极高的水分与有机物,很容易腐坏,产生恶臭。然而,餐厨垃圾经过妥善处理和加工后,可转化为新的资源,高有机物含量的特点使其经过严格处理后可作为肥料、饲料,也可产生沼气用作燃料或发电,油脂部分则可用于制备生物燃料。
目前,国内生产餐厨再生饲料工艺主要是生物法和物理法。生物法利用餐厨垃圾发酵,用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新陈代谢,积累有用的菌体、酶和中间体,经过烘干后制成蛋白饲料。而物理法是直接将餐厨垃圾脱水后进行干燥消毒,粉碎后制成饲料。
现有技术的餐厨垃圾处理方法包括粉碎直排法、填埋法和肥料化处理方法。粉碎直排法一般是在厨房等地方配置餐厨垃圾处理装置,将粉碎后的餐厨垃圾排入市政下水管网的方法,与水混合后排放到城市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无害化处理。填埋法是将餐厨垃圾与普通垃圾一起送入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的。目前填埋法填埋率正在呈现下降的趋势,甚至有很多国家己禁止餐厨垃圾进入填埋场处理。肥料化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好氧堆肥和厌氧消化两种。好氧堆肥过程是在有氧条件下利用好氧益生菌分泌的胞外酶将有机物固体分解为可溶性有机物质,再渗入到细胞中,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实现整个堆肥过程。餐厨垃圾的厌氧消化处理是指在特定的厌氧条件下微生物将有机垃圾进行分解,其中的碳、氢、氧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而氮、磷、钾等元素则存留于残留物中,并转化为易被动植物吸收利用的形式。
然而,在以上餐厨垃圾处理方法中,粉碎直排法一般适用于产生餐厨垃圾量较小的单位,经粉碎后直接排入城市下水道,没有经过发酵,不能合理的利用厨余垃圾,该方法往往会在城市下水道中滋生病菌、蚊虫母和导致疾病传播,同时可能造成排水管道堵塞,降低城市下水道的排水能力,加重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负荷,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二次污染:集中肥料化处理方法一是占地面积大、处理周期长,二是堆肥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和臭气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餐厨垃圾就地环保处理资源化设备,通过对餐厨垃圾进行粉碎结合益生菌进行流水线式发酵处理,发酵完全,环保且经济效益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惟乐环保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惟乐环保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076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绵加工用降温型破孔机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端轴放线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