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进行试验对比的阻燃试验箱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402895.9 | 申请日: | 2020-07-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227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潘万;严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翌晟天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1/12 | 分类号: | G01N31/12 |
| 代理公司: | 武汉红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7 | 代理人: | 陈凯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进行 试验 对比 阻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进行试验对比的阻燃试验箱,具体涉及阻燃试验箱技术领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箱体的外部设置有导热件,所述箱体的侧表面固定设置有引流件,所述箱体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一腔体及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及第二腔体的外部分别铰接设置有一组侧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导热件,将物体分别放置在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中,在燃烧的过程中,由注水管向外罩内注入适量的清水,箱体中的热量则是经过导热杆传递至清水中,进而将热量进行传导,与此同时,同步的降低了箱体在工作时的温度,避免了人员以外触碰受伤,有效的延长了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具备了较高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阻燃试验箱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进行试验对比的阻燃试验箱。
背景技术
阻燃性测试,就是被测物推迟火焰延续、蔓延、扩散等能力的试验方法。经过多年的发展,阻燃性测试已经形成多种标准,成为相关业界非常重点的检测项目,其中阻燃试验箱则是进行试验的必要装置。
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较多缺点,阻燃试验箱在进行工作时,内部的温度就会进行堆积,降低了其使用寿命的同时,工作人员会意外触碰导致受伤。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便于进行试验对比的阻燃试验箱,通过设置了导热件,将物体分别放置在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中,在燃烧的过程中,由注水管向外罩内注入适量的清水,箱体中的热量则是经过导热杆传递至清水中,进而将热量进行传导,与此同时,同步的降低了箱体在工作时的温度,避免了人员以外触碰受伤,有效的延长了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具备了较高的实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进行试验对比的阻燃试验箱,包括箱体、导热件、外罩、注水管、排水管、启闭阀、导热杆、引流件、固定架、排风管、吸风管、滤尘网、鼓风机、底板、第一腔体、第二腔体、侧门、导轨、承接盘、滑动块,所述箱体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箱体的外部设置有导热件,所述箱体的侧表面固定设置有引流件,所述箱体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一腔体及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及第二腔体的外部分别铰接设置有一组侧门;
所述导热件包括有与箱体外表面固定连接的外罩,所述外罩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注水管,所述外罩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一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嵌入设置有启闭阀,所述外罩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导热杆。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罩呈凹字形结构式设计,所述外罩与箱体之间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箱体的侧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导热杆的一端贯穿于箱体上的通孔并延伸至内部,所述导热杆采用不锈钢材质制作。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内部底端均固定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的上方设置有承接盘,所述承接盘的下表面设置有滑动块,所述承接盘上的滑动块与导轨之间通过滑动方式相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引流件包括有与箱体侧表面固定连接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排风管,所述固定架的下方设置有多组吸风管,所述吸风管的一端套接有滤尘网,所述固定架的内部设置有鼓风机。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鼓风机的排风端口与排风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排风管呈L形结构设计,所述排风管的另一端则是延伸至箱体后方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了导热件,将物体分别放置在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中,在燃烧的过程中,由注水管向外罩内注入适量的清水,箱体中的热量则是经过导热杆传递至清水中,进而将热量进行传导,与此同时,同步的降低了箱体在工作时的温度,避免了人员以外触碰受伤,有效的延长了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具备了较高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翌晟天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翌晟天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028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