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式混凝土输送泵隔音棚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401675.4 | 申请日: | 2020-07-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713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 发明(设计)人: | 史焕明;保海良;陈林;郑小维;张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四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H1/12 | 分类号: | E04H1/12;E04B1/343;E04B1/84 |
| 代理公司: | 遵义浩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2 | 代理人: | 张利秋 |
| 地址: | 563000 贵州省遵义***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混凝土 输送 隔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混凝土输送泵隔音棚,整体为钢框架结构,包括钢骨架,轮子,外翻门,支撑杆,支座,围护板,在钢骨架的底部安装有轮子,所述外翻门的门框通过合页Ⅰ与钢骨架窄端面开口处的横梁连接,所述支座由钢筋焊接在钢骨架的立柱上构成,所述支撑杆一端通过合页Ⅱ与外翻门连接,另一端卡在支座上,所述围护板固定安装在钢骨架的方形框以及外翻门的门框内,围护板由在彩钢夹芯板内设置吸音棉构成。本技术方案采用可移动的隔音棚,可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随时移动,解决了固定隔音棚不能跟随移动的弊端,适用性强;通过在彩钢夹芯板内设置吸音棉,能够减少混凝土输送泵施工时带来的噪音污染,利民降噪,保护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混凝土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移动式混凝土输送泵隔音棚。
背景技术
当前政府相关部门对建筑工程行业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高时,但施工现场的环境情况并未得到有效的改善,环境污染现象仍较为普遍。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噪音污染。据《2019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统计,涉及噪声的举报占比为35.3%排第2位,仅次于大气污染,而在全国噪声问题举报中,施工噪声扰民问题以43.0%的比例占据首位。混凝土工程作为建筑工程行业必不可少的一项工程,在浇筑时,混凝土泵车尤其是地泵会产生极大的噪音,而且目前夜间施工是比较常见的手段,在夜间施工时,施工噪音污染相对白天会被放大数倍,影响居民休息,导致投诉不断,严重时将被政府环保部门下发停工整改等处罚。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减少在进行混凝土工程施工时产生的噪声污染,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便捷、加工制作简单、方便周转使用、节约成本、保护环境的移动式混凝土输送泵隔音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移动式混凝土输送泵隔音棚,整体为钢框架结构,包括钢骨架,轮子,外翻门,支撑杆,支座,围护板,所述钢骨架由角钢焊接成底面和一个窄端面开口的方形框架结构,在钢骨架的底部安装有轮子,所述外翻门的门框通过合页Ⅰ与钢骨架窄端面开口处的横梁连接,所述支座由钢筋焊接在钢骨架的立柱上构成,所述支撑杆一端通过合页Ⅱ与外翻门连接,另一端卡在支座上,用于支撑控制外翻门的开合大小,所述围护板固定安装在钢骨架的方形框以及外翻门的门框内,围护板由在彩钢夹芯板内设置吸音棉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彩钢夹芯板的厚度为50mm,内置吸音棉的厚度为15mm。
进一步地,所述钢骨架由70×7角钢焊接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钢骨架的外形尺寸为5.4m×3m×3m。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由与角钢同宽的扁铁制成。
进一步地,在所述围护板上开设有排气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方案采用可移动的隔音棚,可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随时移动,解决了固定隔音棚不能跟随移动的弊端,适用性强;通过在彩钢夹芯板内设置吸音棉,能够减少混凝土输送泵施工时带来的噪音污染,利民降噪,保护环境;而且制作简单、使用方便,能够适应混凝土浇筑时的多种突发状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钢框架的等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钢框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围护板的截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四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四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016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坠落救援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绿化养护用修剪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