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离合的远程扳手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395493.0 | 申请日: | 2020-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533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 发明(设计)人: | 程勇;张洁;刘珍;桑思哲;郑冲;高明;张国祥;徐涵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余姚市供电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B21/00 | 分类号: | B25B21/00;B25F5/00;B23B45/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项军 |
| 地址: | 3154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离合 远程 扳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带有离合的远程扳手,属于手持工具领域,减少在作业过程中电机的骤停而对装置内部零部件的损伤,本实用新型的带有离合的远程扳手,包括外壳和位于所述外壳内的传动腔,所述外壳下端连接有绝缘杆,所述传动腔内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伸出所述外壳并可拆卸连接套筒头,所述传动腔内设有为所述第一转轴提供动力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电机和离合组件,所述离合组件包括第一离合盘和第二离合盘,所述电机正转旋紧螺钉反转旋松螺钉,螺钉被旋紧后所述第一离合盘和所述第二离合盘脱离啮合状态,旋松螺钉时所述第一离合盘和所述第二离合盘保持啮合状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应用于电动螺钉旋具、电钻等产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持工具领域,尤其涉及带有离合的远程扳手。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用电量需求急剧增加,对电能供应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变电增容速度一般是滞后于负荷增速的,造成许多变电站负载率快速攀升,应尽可能避免变电设备停役检修,不停电检修在未来将成为常态检修方式,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重要或紧急缺陷,虽消缺难度不大,但由于缺陷地点位置狭小,在保证安全距离的情况下,作业人员难以进入从事带电检修作业,因此会通过可以远程控制的扳手进行作业,一般扳手内部会设置电机以及传动装置,在作业过程中,螺钉被拧紧后,电机无法继续转动、传动装置的传动也会骤停,这样会对这些部件造成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带有离合的远程扳手,减少在作业过程中电机的骤停而对装置内部零部件的损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带有离合的远程扳手,包括外壳和位于所述外壳内的传动腔,所述外壳下端连接有绝缘杆,所述传动腔内设有相对于所述绝缘杆横向设置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伸出所述外壳并可拆卸连接套筒头,所述传动腔内设有为所述第一转轴提供动力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电机和离合组件,所述离合组件包括第一离合盘和与所述第一离合盘啮合的第二离合盘,所述电机正转旋紧螺钉反转旋松螺钉,螺钉被旋紧后所述第一离合盘和所述第二离合盘脱离啮合状态,旋松螺钉时所述第一离合盘和所述第二离合盘保持啮合状态。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远程扳手,可以握着绝缘杆控制外壳上的套筒头转动,来旋紧或是旋松螺钉、螺栓,当螺钉被旋紧后,电机传递的动力能使第一离合盘和第二离合盘脱离啮合状态,第一离合盘和第二离合盘之间出现相对转动,可以避免因为螺钉被旋紧后使电机骤停而对电机以及传动组件造成损伤,延长了工具内零件的寿命;而在旋松螺钉时,第一离合盘和第二离合盘又可以保持啮合状态,以将螺钉顺利旋松取下。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一转轴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电机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啮合传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之间的传动部件为链条,电机不直接与第一转轴连接进行驱动,这样一来外壳的端部厚度较小,能够在狭小的空间内作业;以链条作为传动部件,链条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不会出现打滑的情况,与现有技术中使用伞齿轮传递的方案相比,链条的重量更轻,这样一来,在进行操作时,对人体的负荷更低,工作人员可以更加稳定、持续的进行操作;第三转轴转动时,可以带动第二转轴与第一转轴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转轴包括第一轴体和第二轴体,所述第一离合盘设置在所述第一轴体上,所述第二离合盘设置在所述第二轴体上,所述传动腔侧壁设有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所述第一轴体与所述第一轴套滑动配合,所述第二轴体与所述第二轴套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离合盘与所述第三转轴啮合传动。当第一离合盘与第二离合盘脱离啮合时,第二离合盘和第二轴体的位置不变,能够保持与第三转轴之间稳定的啮合传动,第一离合盘和第一轴体在轴向方向出现位置变化,从而可以使第一离合盘和第二离合盘脱离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余姚市供电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浙江余姚市供电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954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