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下隧洞排水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393141.1 | 申请日: | 2020-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58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韩鹏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鹏程 |
| 主分类号: | E21F16/02 | 分类号: | E21F16/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222 天津市河西区洞***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 隧洞 排水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建设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地下隧洞排水结构,包括地面,所述地面的顶部铺设有砂石层,所述砂石层的顶部铺设有垫层,所述垫层的顶部铺设有基层,所述基层的顶部铺设有面层,所述地面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排水渠,所述排水渠的顶部铺设有盖板,所述地面的顶部建设有支撑体,所述盖板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通槽,所述通槽的数量五个;本实用新型通过地面、砂石层、垫层、基层、面层、排水渠和盖板的设置,解决了现有的排水结构排水效率低,容易造成隧洞内部积水的问题,该排水结构能够有效提高排水效率,且避免隧洞内部出现积水的情况,从而保证了车辆正常通行和提高了该排水结构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建设技术领域,具体为地下隧洞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隧洞是修建在地下或水下或者在山体中,铺设铁路或修筑公路供机动车辆通行的建筑物。根据其所在位置可分为山岭隧洞、水下隧洞和城市隧洞三大类。为缩短距离和避免大坡道而从山岭或丘陵下穿越的称为山岭隧洞;为穿越河流或海峡而从河下或海底通过的称为水下隧洞;为适应铁路通过大城市的需要而在城市地下穿越的称为城市隧洞。这三类隧洞中修建最多的是山岭隧洞。隧洞在建设时需要建设排水结构,但是现有的排水结构排水效率低,容易造成隧洞内部积水,从而影响车辆通行,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供地下隧洞排水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地下隧洞排水结构,具备排水效率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排水结构排水效率低,容易造成隧洞内部积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地下隧洞排水结构,包括地面,所述地面的顶部铺设有砂石层,所述砂石层的顶部铺设有垫层,所述垫层的顶部铺设有基层,所述基层的顶部铺设有面层,所述面层为沥青层,所述地面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排水渠,所述排水渠的宽度为五十厘米,所述排水渠的顶部铺设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宽度为五十厘米,且盖板长度为八十厘米,所述盖板由混凝土制成。
优选的,所述地面的顶部建设有支撑体。
优选的,所述盖板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通槽,所述通槽的数量五个。
优选的,所述面层的中心处凸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地面、砂石层、垫层、基层、面层、排水渠和盖板的设置,解决了现有的排水结构排水效率低,容易造成隧洞内部积水的问题,该排水结构能够有效提高排水效率,且避免隧洞内部出现积水的情况,从而保证了车辆正常通行和提高了该排水结构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地面;2、砂石层;3、垫层;4、基层;5、面层;6、排水渠; 7、盖板;8、支撑体;9、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所示,地下隧洞排水结构,包括地面1,地面1的顶部铺设有砂石层2,砂石层2的顶部铺设有垫层3,垫层3的顶部铺设有基层4,基层4的顶部铺设有面层5,面层5为沥青层,地面1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排水渠6,排水渠6的宽度为五十厘米,排水渠6的顶部铺设有盖板7,盖板7的宽度为五十厘米,且盖板7长度为八十厘米,盖板7由混凝土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鹏程,未经韩鹏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931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市政园林绿化智能育苗供液装置
- 下一篇:一种系统集成综合数据采集转换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