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感染科熏蒸消毒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393042.3 | 申请日: | 2020-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319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 发明(设计)人: | 蒲光林;彭海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蒲光林 |
| 主分类号: | A61L2/20 | 分类号: | A61L2/20;A61L2/10;A61L2/2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盛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 代理人: | 罗炳锋 |
| 地址: | 642350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感染 熏蒸 消毒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感染科熏蒸消毒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熏蒸箱,所述熏蒸箱左侧的中部连通有入液弯管,所述熏蒸箱右侧的底部连通有出液管,所述熏蒸箱顶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顶板。该感染科熏蒸消毒装置操作简单,实用性强,万向轮的使用有利于装置的移动性,入液弯管和出液管的使用有利于熏蒸液的排放,承液板和加热块的使用有利于熏蒸液的储存和加热蒸发,滤网连杆和滤网板有利于物品的放置,熏蒸箱的箱门有利于物品的取放,顶板、电机固定板、转动电机、转动杆体、紫外线灯板和风扇体的使用有利于物品的杀菌消毒,转角杆的使用防止了蒸发水汽落到物品上,防止了水渍的产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感染科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感染科熏蒸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在感染科临床上,由于医疗器械重复使用,为避免医源性交叉感染,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医疗器械进行杀菌处理,由于很多病原体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因此在对感染科器械进行杀菌处理时,要求其杀菌环境的空气也需要进行杀菌消毒工作,从而避免病菌传染,熏蒸消毒的方式很好地满足了上述要求,但现有的熏蒸消毒效率不够高,且熏蒸产生的蒸汽也没有得到很好地处理。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感染科熏蒸消毒装置,解决了熏蒸消毒装置结构不完善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感染科熏蒸消毒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熏蒸箱,所述熏蒸箱左侧的中部连通有入液弯管,所述熏蒸箱右侧的底部连通有出液管,所述熏蒸箱顶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固定板,所述电机固定板的右侧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所述熏蒸箱内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液板,所述承液板的底部等间隔固定连接有加热块,所述熏蒸箱内侧的中部等间隔固定连接有滤网连杆,所述滤网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滤网板,所述承液板顶部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体,所述转动杆体的顶部依次贯穿滤网板、熏蒸箱和顶板并固定连接在转动电机底部输出轴的底部,所述转动杆体两侧的顶部均通过连杆固定连接有紫外线灯板,所述转动杆体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转角杆,所述转角杆的顶部贴合在熏蒸箱内壁的顶部,所述转动杆体外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风扇体。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底板底部的四角均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有万向轮。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熏蒸箱正面的顶部通过合页安装有箱门。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入液弯管的顶部安装有管盖,所述出液管的右侧安装有管盖。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滤网连杆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滤网板顶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挡条。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紫外线灯板倾斜设计,所述转角杆的外壁等间隔开设有槽条,所述转角杆位于紫外线灯板的顶部,所述承液板的顶部与出液管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感染科熏蒸消毒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感染科熏蒸消毒装置操作简单,实用性强,万向轮的使用有利于装置的移动性,入液弯管和出液管的使用有利于熏蒸液的排放,承液板和加热块的使用有利于熏蒸液的储存和加热蒸发。
(2)滤网连杆和滤网板有利于物品的放置,熏蒸箱的箱门有利于物品的取放,顶板、电机固定板、转动电机、转动杆体、紫外线灯板和风扇体的使用有利于物品的杀菌消毒,转角杆的使用防止了蒸发水汽落到物品上,防止了水渍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面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蒲光林,未经蒲光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930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主移动设备的充电系统
- 下一篇:一种降低锅炉炉底干排渣漏风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