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泄水底孔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391221.3 | 申请日: | 2020-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585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 发明(设计)人: | 叶祥飞;李品君;王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B9/00 | 分类号: | E02B9/00;E02B8/06;E02B8/02;E02B7/20 |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卢宏;唐列冲 |
| 地址: | 41001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泄水 底孔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泄水底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泄水钢管(1)和位于所述泄水钢管(1)出口处的锥形阀(9),所述泄水钢管(1)的入口设置有事故闸门(3),所述泄水钢管(1)布置于溢洪道的混凝土边墙(7)中。本实用新型对水库预泄洪水及库容有良好的调节作用,且避免了石方洞挖,施工便捷,节约了工程占地与投资,在水利水电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泄水底孔结构,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泄水建筑物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泄水底孔为水利水电工程中一种常用的泄水建筑物,常常置于坝体结构或山体之中。尤其在抽水蓄能电站工程中,大坝以土石坝居多,坝身难以布置泄洪设施,考虑到蓄能电站对运行灵活性与安全性的要求,水库一般对运行期水库洪水有预泄要求,以调节水位,保证发电效益,多采用岸边溢洪道与泄水底孔联合泄洪的布置方式,泄水底孔常采用隧洞型式。隧洞的布置受制于枢纽布置、地质条件、工期等因素,且需增加工程占地与投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泄水隧洞布置困难、工期及工程投资受限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泄水底孔结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泄水底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泄水钢管和位于所述泄水钢管出口处的锥形阀,所述泄水钢管的入口设置有事故闸门,所述泄水钢管布置于溢洪道的混凝土边墙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泄水钢管布置于溢洪道的混凝土边墙中,在下游出口处设置锥形阀门,以控制水库洪水预泄,既避免了地下洞室开挖(隧洞开挖),节省了工期,又减少了工程投资。
进一步地,所述泄水钢管的直径不大于2m,壁厚不小于10mm。根据设计下泄流量及压力水头计算确定泄水钢管的直径,壁厚根据所承受的压力水头确定。
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边墙为岸边溢洪道的重力式边墙,所述泄水钢管的外壁到所述混凝土边墙外表面的距离不小于0.5m。这样有利于保证泄水钢管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事故闸门的上游侧还设置有拦污栅。拦污栅将杂物阻挡在泄水钢管之外,防止泄水钢管的堵塞。
进一步地,所述泄水钢管的起始段外壁上设置有阻水环。阻水环可以防止渗水沿着泄水钢管的外壁渗出,影响泄水钢管防锈性能和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泄水底孔结构还包括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入口位于所述阻水环处,所述排水管的出口位于混凝土边墙之外。当泄水钢管的起始段外壁上有渗水时,阻水环阻止渗水沿着泄水钢管进一步往外渗出,累积的渗水就会通过排水管排出。排水管可以采用PCV管或钢管。
本实用新型对水库预泄洪水及库容有良好的调节作用,且避免了石方洞挖,施工便捷,节约了工程占地与投资,在水利水电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纵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1及图2中1-1截面剖视图。
图中:1-泄水钢管;2-拦污栅;3-事故闸门;4-阻水环;5-排水管;6-进口段混凝土结构;7-溢洪道的混凝土边墙;8-启闭机房;9-锥形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912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搬运的多功能提升机
- 下一篇:一种自动化保险杠打码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