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厘米级高精度定位的强夯施工质量智能管控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389185.7 | 申请日: | 2020-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74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 发明(设计)人: | 陈星;张军宇;刘澈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中建智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5B19/4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10100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厘米 高精度 定位 施工 质量 智能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厘米级高精度定位的强夯施工质量智能管控系统,包括强夯机作业参数采集模块、主控模块、存储模块、显示模块、数据传输模块、云中心服务器、无线通信模块和移动终端强夯机作业参数采集模块包括摩擦轮传感器、IMU传感器、激光测距传感器、压电传感器、机载摄像头、称重传感器、RTK定位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强夯机作业参数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主控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主控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存储模块、显示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数据传输模块的输出端与云中心服务器的输入端连接,云中心服务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移动终端通信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强夯施工过程进行高效可靠的综合性信息化管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强夯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厘米级高精度定位的强夯施工质量智能管控系统。
背景技术
基于厘米级高精度定位的强夯施工质量智能管控系统是一个高度动态的过程,施工管理极为复杂,如何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已成为施工管理人员的共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普及,以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成为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以互联网技术北斗定位技术为基础,借助数字化技术,实现工程项目的可视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施工管理,已成为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目前大部分工程信息化管控系统主要注重在“费用、进度”等控制内容,而对强夯施工过程质量管理,还缺高效可靠的综合性信息化管理,如对位夯锤和机身的水平位置、高程及方向、准确判定夯击次数、准确测量夯锤落距、夯击能、夯沉量、摊铺速度、温度、碾压温度、排布夯点位置等内容只进行某一环节的信息化动态管理或采用传统人工监管的方式,并未实现真正的智能监管及控制,质量管理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监管和全面的控制管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厘米级高精度定位的强夯施工质量智能管控系统,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厘米级高精度定位的强夯施工质量智能管控系统,包括强夯机作业参数采集模块、主控模块、存储模块、显示模块、数据传输模块、云中心服务器、无线通信模块和移动终端所述强夯机作业参数采集模块包括摩擦轮传感器、IMU传感器、激光测距传感器、压电传感器、机载摄像头、称重传感器、RTK定位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强夯机作业参数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存储模块、显示模块和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云中心服务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云中心服务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移动终端通信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摩擦轮传感器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显示模块为车载平板。
优选的,所述移动终端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带有无线网络模块的笔记本电脑。
优选的,所述摩擦轮传感器内置有旋转编码器。
优选的,所述IMU传感器包括三个单轴加速度传感器和三个单轴陀螺仪。
优选的,所述称重传感器为销轴剪切式称重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压电传感器为TW4216压电式蜂鸣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中建智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中建智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891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