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薄膜分切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386302.4 | 申请日: | 2020-07-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238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 发明(设计)人: | 何祥建;韩强;宋盛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融辉实业(江苏)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H35/06 | 分类号: | B65H35/06;B65H23/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润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7 | 代理人: | 朱建 |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 分切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薄膜分切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撑杆,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撑杆的中部左侧设置有第一传动托辊,所述第一电机的一侧设置有电机轴且延伸方向设置有第一皮带轮,所述撑杆的中部设置有限位杆,所述撑杆的中部左侧设置有第二辅助托辊,所述第二辅助托辊的连接件的两端转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锯齿条。本实用新型中,分离的时候避免了由于转速不同步而导致分离效果不理想的问题,设置了辅助传送轮,使薄膜在分离过程中不产生皱褶,且切断装置可自控,设置了专门用于切割的切割装置,还设置了分离切断过后接收的装置,有效地解决了薄膜分切回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切割工具领域,尤其涉及薄膜分切机。
背景技术
薄膜分切机可将:聚酯薄膜、镀铝薄膜、BOPP LDPE、HDPE、LLDPE、PP等薄膜。也可将云母带、PE分切成不同尺寸,广泛运用于包装及其他覆膜行业。
现阶段的分切机,在分切的过程中,易使薄膜受到损伤,产生拉伸变形皱褶等情况,且没有回收装置,分切效率低下,不易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薄膜分切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薄膜分切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撑杆,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撑杆的中部左侧设置有第一传动托辊,所述第一电机的一侧设置有电机轴且延伸方向设置有第一皮带轮,所述撑杆的中部设置有限位杆,所述撑杆的中部左侧设置有第二辅助托辊,所述第二辅助托辊的连接件的两端转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锯齿条,所述撑杆的中部左侧设置有第三传动托辊,所述第一皮带轮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传送带,所述撑杆的上端设置有横梁,所述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托辊,所述撑杆的上部左侧设置有第一辅助托辊,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左端设置有电机轴且延伸方向设置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的凹槽上设置有第三传送带,所述第三皮带轮的凹槽上设置有第四传送带,所述第四传送带的一端设置有第四皮带轮,所述第四皮带轮的一端设置有第二传送带,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上端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接有第一支撑件,所述转动杆的中部右侧设置有第二支撑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三传动托辊通过第一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皮带轮与第一传动托辊通过第三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三皮带轮与第四皮带轮左端通过第四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第四皮带轮右端与第二传动托辊通过第第二传送带传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把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支撑件左端的上方设置有第二传动托辊,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右端上方设置有第三传动托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转动杆不和横梁固定连接,所述撑杆之间都有横梁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辅助托辊在第一传动托辊的正上方,所述第二辅助托辊和第一传动托辊之间的间隙仅有薄膜厚度大小。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底座的下表面设置有波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融辉实业(江苏)有限公司,未经福融辉实业(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863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麦沟垄播种机
- 下一篇:一种数字印刷装订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