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油液加注枪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86296.2 | 申请日: | 202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641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汤敬括;陈俊俊;胡海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中正金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D7/50 | 分类号: | B67D7/5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张卓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加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油液加注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油液加注枪,用于车辆离合液或制动液的添加,具有较小的体积,并且能实现枪头与加注口的快速连接固定。一种车辆油液加注枪,包括枪头、卡爪与枪管,所述枪管于枪头的末端向外延伸,所述卡爪为多个,沿圆周方向设置在枪头周围,所述卡爪中部与枪头铰接,卡爪一端为夹持端,位于枪管的延伸方向上,卡爪另一端为驱动端,通过销轴与顶杆连接,所述顶杆沿枪头的径向移动。顶杆径向运行,通过杠杆方式驱动卡爪,实现卡爪与加注口的紧固连接,顶杆的运动行程较小,并且多个顶杆分别驱动一个卡爪,能够有效节约体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油液加注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油液加注枪,用于车辆离合液或制动液的添加。
背景技术
在汽车油液加注工具中,离合液加注枪是为汽车自动化加注离合液而设计的专用机械结构,属于离合液真空加注机的一部分,通过它与汽车离合液油壶夹紧密封,分别对汽车进行离合液加注、回吸多余残液等过程。常规的离合液加注枪主要包括三部分,分别为枪把手、气缸通道和卡爪三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枪头内设有气缸,气缸内设有活塞,活塞运动时推动连接架,连接架驱动带有斜面设计的卡爪,从而使卡爪夹紧加注口,由于气缸的存在,导致了枪头体积较大,在工作过程中由于车辆的内部空间可能较为局促,导致使用时产生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油液加注枪,具有较小的体积,并且能实现枪头与加注口的快速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方案如下:
一种车辆油液加注枪,包括枪头、卡爪与枪管,所述枪管于枪头的末端向外延伸,所述卡爪为多个,沿圆周方向设置在枪头周围,所述卡爪中部与枪头铰接,卡爪一端为夹持端,位于枪管的延伸方向上,卡爪另一端为驱动端,通过销轴与顶杆连接,所述顶杆沿枪头的径向移动。顶杆径向运行,通过杠杆方式驱动卡爪,实现卡爪与加注口的紧固连接,顶杆的运动行程较小,并且多个顶杆分别驱动一个卡爪,能够有效节约体积,并且顶杆的推力以垂直或近乎垂直的方向施加到卡爪上,起作用的力矩更大。
优选的,所述顶杆为活塞杆,所述枪头内部设有多个活塞腔,每个活塞腔内设有一个活塞杆,所述活塞腔连接进气口。活塞杆径向运动,形成较短,节约了活塞腔的空间,进而节约了产品的体积。
优选的,多个所述活塞腔在枪头内通过进气腔连接,所述进气腔连接进气口。多个活塞腔可以通过一个进气口来驱动,节约了设备内部的空间,并且便于控制,只需要一根进气管即能够实现所有活塞杆的控制。
优选的,所述活塞杆尾部设有活塞,所述活塞通过弹簧与枪头连接,所述弹簧位于活塞远离进气腔的一侧。弹簧用于将活塞杆复位,活塞杆通过压缩空气来控制其向外顶出,复位不需要气路接入,减少了气管的设置数量,简化了产品的体积。
优选的,所述驱动端设有扁孔,所述销轴位于扁孔内,扁孔最大宽度大于销轴直径。由于活塞运动时,顶杆与枪头上设置的销轴位置会发生变化,因此卡爪与顶杆连接处设有扁孔,允许销轴在扁孔内做小范围的移动,使卡爪的运动不产生干涉。
优选的,所述夹持端内侧设有卡接部,所述枪头连接枪管的一端设有密封凸台,所述卡接部围绕密封凸台设置。卡接部用于勾住油壶加注口的凸缘,并他通过密封凸台实现加注口的密封连接。密封凸台外侧设置密封圈。
优选的,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通过连接臂与枪头连接,所述手柄与枪头至少一者与连接臂不位于同一直线方向上。手柄用于在操作时工人的握持,连接臂延长了手柄到枪头的距离,也就为使得手柄远离了加注口,手柄不易与车辆其他部分产生干涉,提高了使用的灵活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枪头设置多个径向运动的活塞杆,活塞杆推动卡爪,卡爪通过杠杆原理加紧油壶的加注口实现离合液或制动液的加注,由于活塞的运动是径向运动,且设有多个,因此活塞的行程较小,减小了设备的体积,并且能够更有效的向卡爪传递力矩,提高卡爪连接的牢固程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中正金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济南中正金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862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薄膜的管路电热保温装置
- 下一篇:新型感应加热用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