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棒热剪炉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385824.2 | 申请日: | 2020-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124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黄小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天巨铝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B17/00 | 分类号: | F27B17/00;F27D7/04;F27D1/18 |
| 代理公司: | 重庆启恒腾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2 | 代理人: | 万建 |
| 地址: | 402560 重庆市铜梁区东城***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棒热剪炉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棒热剪炉,包括机架以及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的炉壳,所述炉壳内设置有炉膛,所述炉壳外侧下方固定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固定安装有管道,所述管道上安装有喷嘴,所述炉壳外侧还固定安装有点火器,所述喷嘴和点火器的引线穿过炉壳且位于炉膛内部,所述炉壳外侧固定安装设置有气体倒流管道,所述气体倒流管道上安装有抽风机,所述气体倒流管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炉膛的上部和下部连接,所述炉壳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处安装有可以打开或者关闭的炉门,所述炉膛内安装有置物框,所述置物框上分布设置有内凹的凹槽,所述炉壳外侧还设置有保温结构。具有节约能耗,形成热风循环,提高升温效果,并且使得温度更加均匀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剪炉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棒热剪炉。
背景技术
长棒热剪炉分为单棒热剪炉和多棒热剪炉。多棒热剪炉适应柴油、发生炉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煤等多种不同的燃料,炉内一次存放多条铝棒,铝棒在炉内的预热时间较长,这种加热方式对铝棒有一定的均匀化处理的效果,自投放市场以来,深受用户的喜爱,并为广大用户所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热剪炉包括机架、设置于所述的机架上的炉壳,所述的炉壳内设置有炉膛,所述的炉壳上开设有与所述的炉膛相连通的进风口,所述的炉壳上设置有与所述的进风口相连通的燃烧室,所述的燃烧室内设置有燃烧机,所述的炉膛内设置有将所述的炉膛内的棒材导出所述的炉膛的出棒机构,所述的炉壳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炉门组件。
但是燃烧室内排出热空气,导致热量散失,无法重复利用,增加能耗以及成本。所以如何降低能耗,提高燃烧室内温度的均匀性,且方便易于实施的多棒热剪炉成为亟待解决的结束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节约能耗,形成热风循环,提高升温效果,并且使得温度更加均匀的多棒热剪炉。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多棒热剪炉,包括机架以及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的炉壳,所述炉壳内设置有炉膛,所述炉壳外侧下方固定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固定安装有管道,所述管道上安装有喷嘴,所述炉壳外侧还固定安装有点火器,所述喷嘴和点火器的引线穿过炉壳且位于炉膛内部,所述点火器的引线位于所述喷嘴一侧;所述炉壳外侧固定安装设置有气体倒流管道,所述气体倒流管道上安装有抽风机,所述气体倒流管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炉膛的上部和下部连接,所述炉壳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处安装有可以打开或者关闭的炉门,所述炉膛内安装有置物框,所述置物框上分布设置有内凹的凹槽,所述凹槽内用于放置铝棒,所述炉壳外侧还设置有保温结构。
这样,工作人员首先打开炉门,将铝棒放置在置物框的凹槽内,关闭炉门,之后启动点火器,点火器的引线出现火花,管道通过阀门连接有天然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过管道向炉膛内出混合气体,并起火燃烧产热,利用抽风机动作,通过气体倒流管道,将炉膛上部的部分气体抽出通过气体倒流管道进入炉膛下部,热气流上升,所以利用气体倒流管道将热气流向下引流,并且促进炉膛内气体流动,提高升温的速度以及均匀性,并且避免热气流直接排放造成的污染,降低能耗,利用保温结构对气体倒流管道进行保温,可以进一步的降低能耗。
其中,所述管道呈螺旋状设置,所述管道上分布设置有喷嘴。提高升温的速度以及均匀性。
其中,所述气体倒流管道沿所述炉壳周向分布设置有至少3个。提高气体流动效率。
其中,所述保温结构包括罩设在气体倒流管道外侧的保温罩,所述保温罩上端设置有进气口,下端设置有出气口,所述炉壳上端设置有出气管道,所述出气管道与炉膛连通,所述进气口通过进气管道与保温罩连接。未经气体倒流管道流动的炉膛上部的热气流通过出气管道和进气管道进入保温罩内,利用该部分热气流的热量对气体倒流管道进行保温,提高热量的利用率,降低能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天巨铝业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天巨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858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化光纤连接器穿纤送料系统
- 下一篇:新型感应加热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