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热式步进式加热炉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385341.2 | 申请日: | 2020-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55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侯俊坤;薛明亮;傅士刚;薛明浩;魏学平;崔珍铎;国伟军;王新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磐金钢管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D9/70 | 分类号: | C21D9/70;F23D14/6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胡万臣 |
| 地址: | 261000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热 步进 加热炉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热式步进式加热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并排设有多个钢坯步进梁,每个所述钢坯步进梁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料辊道和出料辊道;所述钢坯步进梁与步进电机传动相连,所述钢坯步进梁上设有钢坯放置槽,避免钢坯在所述钢坯步进梁上滑动,所述步进电机设置在电机支撑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使用寿命长、蓄热效果好、运行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坯加热炉,具体地说是一种蓄热式步进式加热炉,属于钢坯加热炉领域。
背景技术
钢坯加热炉是热轧无缝钢管生产线的关键设备,作为钢管生产的第一道加热工序,加热温度的均匀性直接决定着穿孔过程的稳定性,同时实现对热量的循环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也是节能减排的一项重要措施。现有加热炉设备,加热温度不均匀,钢坯阴阳面现象严重,影响后续的锯切穿孔等工作。即钢坯温度对设备寿命。生产节奏以及钢管性能有着较大的影响。同时,在实际的应用中,热量散失严重,污染物排放较多,如能采取一定的措施改进加热炉设备,以提高加热温度的均匀性,提高穿孔设备性能。不仅能够节约设备维护成本并降低机械停机时间,而且实现了热量循环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并提高钢管质量创造更高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蓄热式步进式加热炉,使用寿命长、蓄热效果好、运行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蓄热式步进式加热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并排设有多个钢坯步进梁,每个所述钢坯步进梁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料辊道和出料辊道;所述钢坯步进梁与步进电机传动相连,所述钢坯步进梁上设有钢坯放置槽,避免钢坯在所述钢坯步进梁上滑动,所述步进电机设置在电机支撑上,通过电机驱动做步进式移动,实现钢坯在炉内的移动。
所述的进料辊道和出料辊道均为并排设置的辊轮结构,所述辊轮结构与所述钢坯步进梁间隔设置。
所述钢坯步进梁的两侧均设有炉侧壁,其中一侧所述炉侧壁的一端设有钢坯进口,另一侧所述炉侧壁的另一端设有钢坯出口;所述进料辊道上设有进炉钢坯,所述出料辊道上设有出炉钢坯,所述进料辊道与所述钢坯进口相对应,所述出料辊道与所述钢坯出口相对应。
所述炉侧壁的内侧设有多对蓄热式烧嘴,所述蓄热式烧嘴焊接在所述炉侧壁上,并与所述炉侧壁内的蓄热体相连,实现燃烧蓄热功能。
所述蓄热体采用铝质材料,呈长方体置于炉墙内,两端的蓄热体处于蓄热与加热两种交替工作状态,从而有效地回收烟气中的余热,并把这部分热再转回到燃烧系统中。
所述蓄热体还可以采用直径17-20mm的高铝蓄热球体。
所述蓄热式烧嘴成对设置在钢坯的两端。每对所述蓄热式烧嘴分别为一个作为烧嘴和燃烧烟道,另一个排烟,即一排烧嘴放热时,另一排烧嘴降温蓄热,且一定时间后再换向使用。
依靠步进机构的升降前移运动,把钢坯依次从进料端移动到出料端,钢坯移动的同时可自主滚动翻转一定小角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产量大,设备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自动化机械化程度高、劳动强度小,加热至质量好、速度快,能耗低、烧损小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加热炉由三段加热组成的,从加热炉进口到出口依次为预热段,加热段和均热端,预热段700℃上下、加热段1200℃~1300℃上下、均热段1250℃~1280℃。
本实用新型加热炉能够根据钢种及直径设定最高加温极限值,到设定温度就不再燃烧不送风送气而且照常生产,自动化程度较高。蓄热式烧嘴是在炉体两侧对称安装和使用的,炉体两侧的烧嘴互为烧嘴和烟道燃烧,另一个排烟,一定的时间后再交换即换向,达到节能的目的。蓄热式步进加热炉的另一个特点是钢坯在炉内是通过步进梁移动的,通过动静梁来实现矩形运动使管坯进行直线运动到炉前出钢口,因是匀速直线平行运动减少了钢坯表面蠕化现象,提高了轧管热工具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磐金钢管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磐金钢管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853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保温杯
- 下一篇:一种银耳培育保鲜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