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3D打印的三叉神经穿刺导板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385333.8 | 申请日: | 2020-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87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 发明(设计)人: | 郭安娣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时智能技术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5 | 代理人: | 吕玲玉 |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 三叉神经 穿刺 导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神经外科穿刺导板领域,且公开了一种3D打印的三叉神经穿刺导板,包括上下颌咬合板,所述上下颌咬合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远离连接件的一端开设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的侧面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壁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本实用新型过将上下颌咬合板佩戴在患者身上,然后按压按压板,促使按压板的一端翘起,通过将定位装置插入通槽内,带动圆柱进入竖槽内,松开按压板通过弹簧的弹力,使圆柱进入弧形槽内,完成固定穿刺套管与体表定位片和连接件之间的连接,通过固定穿刺套管对患者的病患处进行定位,然后进行手术,安装拆卸方便,操作简单,定位精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神经外科穿刺导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打印的三叉神经穿刺导板。
背景技术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生活的疾病。三叉神经是面部感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份。
传统的治疗三叉神经痛时,采用手术外切口入路,根据患者面部解剖参考点定位,进行穿刺进入颅底卵圆孔接近三叉神经,然而该方法操作繁琐,精度差,并且完全依赖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对患者血管、神经极易造成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操作繁琐、精度差,容易对患者血管、神经造成损伤,同时手术完全依赖操作者的技术水平,且操作繁琐使得手术效率较低,局限性较大,而提出的一种3D打印的三叉神经穿刺导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3D打印的三叉神经穿刺导板,包括上下颌咬合板,所述上下颌咬合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远离连接件的一端开设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的侧面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壁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连接件远离上下颌咬合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体表定位片,所述体表定位片的侧面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内侧活动插接有固定穿刺套管,所述固定穿刺套管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定位装置,且定位装置活动插接在定位凹槽的内部,所述固定穿刺套管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远离固定穿刺套管一端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轴杆,所述轴杆的侧面固定套接有按压板,所述按压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柱,且圆柱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两个滑槽内,所述按压板远离滑槽一端的侧面通过弹簧与固定穿刺套管的侧面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下颌咬合板的形状为U形,且上下颌咬合板的顶面设置有牙槽。
优选的,所述滑槽由竖槽和弧形槽组成,且两个滑槽关于按压板对称。
优选的,所述固定穿刺套管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抵触板,且抵触板的形状为T形。
优选的,所述按压板远离滑槽一端的侧面粘接有橡胶垫,且橡胶垫的侧面开设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上下颌咬合板、连接件、固定件和体表定位片均采用3D打印技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上下颌咬合板佩戴在患者身上,然后按压按压板,促使按压板的一端翘起,通过将定位装置插入通槽内,带动圆柱进入竖槽内,松开按压板通过弹簧的弹力,使圆柱进入弧形槽内,完成固定穿刺套管与体表定位片和连接件之间的连接,通过固定穿刺套管对患者的病患处进行定位,然后进行手术,安装拆卸方便,操作简单,定位精准。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圆柱插入通槽内,完成装置的安装后,通过固定穿刺套管对患者的病患处进行较为精准的定位,减轻医护人员手术的难度减少创伤面积并大大减小患者的手术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结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时智能技术发展(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本时智能技术发展(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853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