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家居控制面板用窗帘控制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378056.8 | 申请日: | 2020-07-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295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 发明(设计)人: | 邹传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安丽普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H5/02 | 分类号: | A47H5/02;G05B19/042 |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汇天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57 | 代理人: | 刘雨田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家居 控制 面板 窗帘 控制电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家居控制面板用窗帘控制电路,其连接在外部控制面板内单片机与外部窗帘的控制电机之间,通过控制面板输出信号至控制电路中,可使得控制电路控制外部控制电机实现正反转,以控制窗帘的开闭;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光敏电阻R1,通过光敏电阻R1阻值的变化,可控制外部控制电机实现正反转,以控制窗帘的开闭。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窗帘自动控制电路,使得其可以根据外部光线的亮度自行开闭,提高了自动窗帘的实用性,且还可通过外部控制面板对窗帘进行控制,使得使用者无需走近窗帘,即可根据自己的需求控制窗帘,提升了用户的家居体验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窗帘自动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家居控制面板用窗帘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对于家用电器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窗帘作为家中重要一部分,在家中起着隔音、遮光、挡尘等作用,但是天气变化无常,如何更加方便快捷的控制窗帘已经成为当代热点。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网络通信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化家居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家居窗帘也在朝着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现在窗帘的发展不仅仅是手动,已经有很多采用红外遥控器、光控遥控器等来操作,但其仍需使用者手动遥控操作,且窗帘在被遥控过程中会出现延迟、卡顿的现象,使用起来不够方便,也不够智能,减低了智能家居的体验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家居控制面板用窗帘控制电路以实现窗帘的自动开闭以提高窗帘开闭的流畅性及智能家居的体验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家居控制面板用窗帘控制电路,其连接在外部控制面板内单片机与外部窗帘的控制电机之间,通过控制面板输出信号至控制电路中,可使得控制电路控制外部控制电机实现正反转,以控制窗帘的开闭;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光敏电阻R1,通过光敏电阻R1阻值的变化,可控制外部控制电机实现正反转,以控制窗帘的开闭。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继电器J1~J2,外部控制电机分别与继电器J1~J2连接,以实现其正反转。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电阻R2~R8、电容C1~C5、二极管D1~D8、三极管Q1~Q4、变压器T1和处理器U1,电阻R1的两端还连接至电阻R8的两端,电阻R8的两端分别与控制面板中单片机的接口连接,所述电阻R1的一端还连接至处理器U1的引脚6~7、三极管Q1~Q2的集电极、三极管Q3~Q4的发射极和电容C2~C3、电阻R7的一端,电阻R7的两端也分别与控制面板中单片机的接口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至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和其可调端连接至处理器U1的引脚1和电阻R3的一端,处理器U1的引脚2连接至电容C1的一端,其引脚5连接至电容C5的一端,处理器U1的引脚3连接至二极管D1的一端和三极管Q3的基级,二极管D1的另一端连接至电阻R4的一端和三极管Q1的基级,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至继电器J1和二极管D2的一端,继电器JI~J2与外部窗帘的电机连接,以实现窗帘的开闭。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至三极管Q2的基级和电阻R5的一端,三级管Q2的发射极连接至继电器J2和二极管D3的一端,三极管Q4的基级连接至电阻R6、二极管D4的一端,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至电阻R6的另一端和电容C4、二极管D7~D8的一端,二极管D7~D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二极管D5~D6的一端和变压器T1的两端,变压器T1的输出端与外部电源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和可调端连接至电容C1、电容C4~C5、电阻R4~R5、二极管D2~D6和继电器JI~J2的另一端。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一种智能家居控制面板用窗帘控制电路,其好处是:
(1)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窗帘自动控制电路,使得其可以根据外部光线的亮度自行开闭,提高了自动窗帘的实用性,且还可通过外部控制面板对窗帘进行控制,使得使用者无需走近窗帘,即可根据自己的需求控制窗帘,提升了用户的家居体验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安丽普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安丽普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780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帽全高检测设备
- 下一篇:药剂振动混合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