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脊柱矫形内固定系统的中部椎弓根螺钉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77649.2 | 申请日: | 202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458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宋西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郭昌毕中医骨伤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A61B17/86 |
代理公司: | 衡阳市科航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1 | 代理人: | 张卫衡 |
地址: | 40800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脊柱 矫形 固定 系统 中部 椎弓根 螺钉 | ||
脊柱矫形内固定系统的中部椎弓根螺钉,包括椎弓根螺钉A;椎弓根螺钉A在尖部一端设有松质骨螺纹A,在头部一端设有外螺纹A、沿轴向布置的抗旋转平面A、沿纵向布置并与抗旋转平面A端部相连接的定位面A,外螺纹A设在头部一端的外圆面上。本实用新型应用于脊柱矫形内固定系统,用于矫正少儿特发性脊柱侧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手术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脊柱矫形内固定系统的中部椎弓根螺钉。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治疗少儿特发性脊柱侧弯均是采用开放性手术,采用单节段延伸的刚性矫形内固定系统矫正侧弯的脊柱,但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需采用开放性手术:刚性矫形内固定系统需要通过开放性手术植入病人体内,对病人损伤较大,主要体现在皮肤切口长(约20-40cm)、组织创伤大、术中出血多且伤口不易愈合。
2、病人需经历多次调整手术:刚性矫形内固定系统的延伸结构为单节段,用于脊柱侧弯矫形固定的节段如选择不当,会影响脊柱的延伸生长;并且,脊柱在体内纵向延伸生长,矫形固定棒的余留长度不好把控,容易出现余留过长或过短的情况,均需要通过手术调整,一般在矫形治疗过程中病人需要经历2-3次皮肤切开手术调整,即刚性矫形内固定系统无法较好的适应脊柱生长的需求。
3、可靠性较差:刚性矫形内固定系统的为刚性非融合性固定,固定时间较长,容易出现生物应力集中,进而导致疲劳性断钉、断棒的现象。
4、矫形效果难以保障:刚性矫形内固定系统的矫形固定是单一的刚性纵向延伸结构,不具备抗旋转结构,术后易出现脊柱侧弯节段的旋转延伸生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脊柱矫形内固定系统的中部椎弓根螺钉,它应用于脊柱矫形内固定系统中,其所应用的脊柱矫形内固定系统解决了现有的用于外治疗少儿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刚性矫形内固定系统需要采用开放性手术置入病人体内,对病人损伤较大的问题;还解决了现有的用于外治疗少儿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刚性矫形内固定系统无法较好的适应脊柱生长的需求,导致病人需要经历多次调整手术的问题;还解决了现有的用于外治疗少儿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刚性矫形内固定系统容易出现疲劳性断钉、疲劳性断棒的问题;还解决了现有的用于外治疗少儿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刚性矫形内固定系统术后易出现脊柱侧弯节段的旋转延伸生长,矫形效果难以保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脊柱矫形内固定系统的中部椎弓根螺钉,包括椎弓根螺钉A;椎弓根螺钉A在尖部一端设有松质骨螺纹A,在头部一端设有外螺纹A、沿轴向布置的抗旋转平面A、沿纵向布置并与抗旋转平面A端部相连接的定位面A,外螺纹A设在头部一端的外圆面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椎弓根螺钉A的头部一端设有环形易折切口A。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矫正少儿特发性脊柱侧弯的脊柱矫形内固定系统,所述的脊柱矫形内固定系统具有如下优点:
1、对病人的身体损伤小:可采用微创手术植入脊柱矫形内固定系统,手术时仅需在皮肤上切开用于植入椎弓根螺钉的切口,组织创伤小,相比现有的刚性矫形内固定系统对病人的身体损伤更小,术后恢复期更短。
2、减轻病人的手术负担:可满足病患(多指儿童)脊柱生长的动态调节需要,多节段伸缩杆可随着病患脊柱的生长而自动拉长,无需多次手术调整各节段长度,减轻了病人的手术负担。
3、可靠性好:多节段伸缩杆可随着病患(多指儿童)脊柱的生长而自适应的伸长,不会出现生物应力集中,进而避免出现疲劳性断钉、断棒现象,具有优良的可靠性。
4、矫形效果好:通过正、斜夹杆组件可分别使椎弓根螺钉A、B与多节段伸缩杆之间保持牢固的相对固定关系,并且多节段伸缩杆的定长节段与变长节段之间无法相对旋转;上述结构使脊柱矫形内固定系统植入病人体内后保持结构稳固,不会出现旋转或偏移,而仅能顺着脊柱的生长方向拉长,避免脊柱出现旋转延伸而影响矫形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郭昌毕中医骨伤医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郭昌毕中医骨伤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776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