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调测试模拟负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77140.8 | 申请日: | 202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48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宋力强;苗青;汪亮兵;张艳秋;杜红宇;王磊;梁晶;孔美阳;赵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盛铭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7 | 代理人: | 李绩 |
地址: | 10003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调 测试 模拟 负荷 系统 | ||
1.一种空调测试模拟负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外侧单元、室内侧单元及仪表控制单元,室外侧单元通过供水管路与室内侧单元相连,
供水管路上沿着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第五水阀(14)、第一过滤器(15)、减震器(5)、测试水泵(16)、第六水阀(17)和第一温度测点(19),
室外侧单元包括水箱(2)和冷水机板换(9);
室内侧单元包括由毛细管网(22)组成的辐射换热末端,在评测空调样机时,为室内侧单元提供热量或冷量,即模拟负荷,并将该模拟负荷数据发送至空调评测单元中进行后续处理;
在室外侧单元中,进水管路通过第七水阀(1)连接水箱(2),水箱(2)内置有温度测点(3)、电加热模块(4)和液位传感器(6),通过液位传感器(6)监测并限制进水水位,水箱中的水可通过第二水阀(7)排出;
仪表控制单元包括第一温度及流量控制模块(42)和第二温度控制模块(43),
第一温度及流量控制模块(42)与流量计(20)及变频器(32)连接,为双输入,实现管路流量的采集及毛细管网(22)出水温度的采集;
第二温度控制模块(43)与水箱(2)及测试水泵(16)相连,实现进水水温的采集及出水温度的采集;
在仪表控制单元上设置的输入毛细管网(22)中的进水水温与水箱中温度测点(3)所测得的水温比较,如果后者温度高,则水箱(2)中的水经第四水阀(11)、第二过滤器(12)、冷水泵(13)流入冷水机板换(9)实现制冷,然后经水流开关(8)流回水箱(2),实现对水箱(2)中的水制冷降温;如果后者温度低,则水箱(2)可通过设置其中的电加热模块(4)对进水进行制热;
按照空调样机测试需求,水箱(2)中经过制冷或制热的水经第五水阀(14)、第一过滤器(15)、减震器(5)、测试水泵(16)、第六水阀(17)、第一温度测点(19)进入室内侧单元的毛细管网(22),毛细管网(22)中的水经管路流经第二温度测点(21)、流量计(20)回到水箱(2),实现水路间的循环,以保持毛细管网(22)中的水温恒定,实现真实模拟外墙负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测试模拟负荷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温度及流量控制模块(42)包括第七端子(33)、出水口温度采集部(34)、第五端子(35)、第八端子(36)和第九端子(40);
第七端子(33)连接流量计(20),出水口温度采集部(34)采集毛细管网(22)的出水温度,第五端子(35)与变频器(32)的第三端子(30)、第四端子(31)相连,通过变频器(32)对水泵流量进行控制,第八端子(36)与评测单元通讯,将采集的管路流量信息、毛细管网(22)的出水温度信息传给评测单元,评测单元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及设定的进水水温确定进入室内的负荷,第九端子(40)连接仪表电源,为第一温度及流量控制模块(42)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测试模拟负荷系统,其特征在于:样机为制冷运行模式时,第二温度控制模块(43)控制进水温度T1为30-60℃范围内任一温度;样机为制热运行模式时,第二温度控制模块(43)控制进水温度T1为6-10℃范围内任一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测试模拟负荷系统,其特征在于:根据实际测试需求,设置室内侧单元制冷或制热模式,并根据样机设置模拟负荷值,制冷时,可设置范围为1000-3000W;制热时,可设置范围为:500-1800W。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测试模拟负荷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PID调节器,实时调节水箱热输出量,以控制进水温度为恒定值;通过调节测试水泵运转频率,控制供水流量为恒定值,达到设定的投入冷/热量;同时评测单元实时确定实际的冷/热量,当实际的冷/热量与设定的投入冷/热量的偏差超出给定的范围,根据投入冷/热量值确定新的流量/出水温度设定值,并发送给仪表控制单元进行设定,开始新的状态调节;负荷系统伴随样机降温过程不断调整,以此达到控制最终稳态投入冷/热量的恒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未经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7714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嵌药盒的方向盘套
- 下一篇:一种冷镦机微型螺丝下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