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学系统、摄像头模组及终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73310.5 | 申请日: | 2020-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89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华露;李明;杨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G02B13/1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强 |
地址: | 330096 江西省南昌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系统 摄像头 模组 终端设备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光学系统、摄像头模组及终端设备。光学系统包括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具有屈折力的第三、四、五透镜,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于近光轴处分别为凸面和凹面,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光学系统满足:3mm‑1(L11/L12+L31/L32)/(L41*10)12mm‑1。本申请通过合理配置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的屈折力及第一透镜至第四透镜的面型及限定3mm‑1(L11/L12+L31/L32)/(L41*10)12mm‑1,使光学系统具有小型化的特征,并具有良好的成像质量。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光学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学系统、摄像头模组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平板、摄像机等电子产品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用户需求愈加多样化发展趋势的出现,市场对小型化摄像头的需求逐渐升高。
目前,一台手机可以同时搭载多个不同特点和应用环境的摄像头,在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大小和厚度保持甚至有所减小的趋势下,对手机镜头的小型化提出了更加严格的需求。另外,随着半导体工艺技术的精进,感光元件的像素尺寸也得以缩小,所以具有良好成像品质的小型化镜头成为市场主流。
因此,如何实现摄像镜头的小型化,并具有良好的成像质量应为业界的研发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系统、摄像头模组及终端设备,该光学系统具有小型化的特征,并具有良好的成像质量。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学系统,光学系统包括多个透镜,所述多个透镜包括从物侧(物侧是指光线射入的一侧)至像侧(像侧是指光线射出的一侧)依次排布的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三透镜,具有屈折力,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第四透镜,具有屈折力,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五透镜,具有屈折力;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式: 3mm-1(L11/L12+L31/L32)/(L41*10)12mm-1,L1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光学有效区边缘至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与光轴的交点沿光轴方向的距离,L12为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光学有效区边缘至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与光轴的交点沿光轴方向的距离,L31为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光学有效区边缘至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与光轴的交点沿光轴方向的距离,L32 为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光学有效区边缘至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与光轴的交点沿光轴方向的距离,L41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光学有效区边缘至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与光轴的交点沿光轴方向的距离。
其中,屈折力即为光焦度,表征光学系统偏折光线的能力,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具有屈折力是指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可以具有正屈折力,也可以具有负屈折力,正屈折力表示透镜对光束起汇聚作用,负屈折力表示透镜对光束起发散作用。例如,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五个透镜的屈折力可以为,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第四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第五透镜具有正屈折力,五个透镜的屈折力也可以为其他优选的组合。当透镜不具有屈折力时,即光焦度为零的情况下,即为平面折射,这时,沿轴平行光束经折射后仍是沿轴平行光束,不出现屈折现象。
本申请通过合理配置光学系统中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的屈折力及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的面型及限定3mm-1(L11/L12+L31/L32)/(L41*10)12mm-1,使得光学系统具有小型化的特征,也能较好地校正光学系统的球差、色差以及像散,使得光学系统具有良好的成像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733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灯光学元件、车灯模组和车辆
- 下一篇:一种辅助工业设计采集产品轮廓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