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离合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371553.5 | 申请日: | 2020-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608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 发明(设计)人: | 陆立峰;金刚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D25/0638 | 分类号: | F16D25/0638;F16D25/12;F16H57/02;F16H57/023;F16H57/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李杰 |
| 地址: | 31206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传动结构领域,一种离合装置,包括中心转轴、档位离合齿轮和固定齿轮,档位离合齿轮与所述中心转轴或所述固定齿轮通过内外摩擦片副相连接;所述固定齿轮与所述中心转轴一体连接,固定齿轮的径向外端部上设有朝向离合器毂轴向延伸的轴向延伸部;固定齿轮的轴向延伸部、本体部及中心转轴外壁所围合构成的区域内设置有液压驱动组件;液压驱动组件与的本体部之间形成液压腔,液压驱动组件的驱动端与的轴向延伸部、中心转轴外壁密封配合。该离合装置中的中心转轴、(本体和轴向延伸部)是一体形成,并构成安装液压驱动组件的区域,故不会存在焊缝和间隙的问题,保证了液压腔所需的强度和密闭要求,解除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传动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合装置。
背景技术
上在物料搬运行业中,内燃叉车的应用广泛。内燃叉车用的变速箱有常见的机械变速箱、液力变速箱。由于液力变速箱是通过液力介质(传动油)进行能量传递的,与机械变速箱相比,它具有传动平稳,噪音低,操纵舒适等优点,从而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传统的液力变速箱采用多片式湿式离合器,在液压油的作用下,由单个离合器实现前进或者后退。
具体可参考公开号为“CN104315109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文本中记载的一种液力传动变速箱,该液力传动变速箱包括变速箱总成、减速器驱动桥总成和比例液压控制系统,所述变速箱总成和减速器驱动桥总成之间通过万向联轴节实现动力传递连接,所述变速箱总成和减速器驱动桥总成通过弹性支座组件实现箱体连接;所述变速箱总成包括固定一起的变速箱壳体和变矩器壳体,变矩器壳体内设置变矩器总成,变速箱壳体内设置输出齿轮、输出法兰、中间轴总成、输入轴总成、进油轴套总成、主动齿轮、PTO齿轮和内泵齿轮,输入轴总成包括前进档离合器,中间轴总成包括后退档离合器。前进档离合器和后退档离合器的具体结构可参考其说明书附图2,图中的前进档离合器和后退档离合器,中间转轴(前进轴或后退轴)上均设有径向延伸部,离合器毂是连接固定在径向延伸部,一般采用焊接。外摩擦片连接在离合器毂上,内摩擦片连接在离合器齿轮上。通过液压驱动活塞,以调节外摩擦片和内摩擦片的摩擦力,进而控制整个装置的离合。但是上述液力传动变速箱中的离合结构存在以下问题:
1,离合器毂与中间转轴的径向延伸部需要通过焊接固定,工艺繁琐,效率较低。之所以采用焊接,是因为离合器毂与中间转轴本体、径向延伸部之间要构成用于安装活塞的区域,而活塞需要与离合器毂与中间转轴的径向延伸部之间形成液压腔,故因此一般的可拆卸结构玩法保证液压腔的强度和密封要求。但即便如此,焊接仍然会使离合器毂与径向延伸部的连接处存在微小的焊缝和间隙,液压油会渗透至焊缝和间隙中,长时间使用影响焊接强度,存在安全隐患。
2,如上所述,离合器毂与中间转轴焊接固定,并且轴与齿轮在加工成型后还需要进行表面渗碳处理,以达到足够的强度。然而表面渗碳处理会导致,工件表面产生变化。当离合器毂与中间转轴焊接后一体做渗碳工艺处理时,也会导致离合器毂的表面产生变化。但由于外摩擦片与所述离合器毂周向定位且轴向能相对运动,一般需在离合器毂表面设多条轴向的滑槽,滑槽最好需与外摩擦片的凸起相适配,从而既可实现轴向运动,又能避免周向松动导致的使用过程的抖动。但是经表面渗碳处理,离合器毂上的滑槽宽度难以保证,如事先的滑槽宽度做了足够的冗余,则可能导致渗碳后滑槽宽度仍然较大,而会产生周向松动;如事先的滑槽宽度冗余不足,则可能导致渗碳后滑槽宽度较小,外摩擦片难以安装。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合装置,该离合装置中的中心转轴、固定齿轮(本体和轴向延伸部)是一体形成,并构成安装液压驱动组件的区域,故不会存在焊缝和间隙的问题,保证了液压腔所需的强度和密闭要求,解除安全隐患。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715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够监控吸入量的吸入剂装置
- 下一篇:一种塑料颗粒生产用分类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