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解膜吸附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371073.9 | 申请日: | 2020-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67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 发明(设计)人: | 林奕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德莱科仪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B69/00 | 分类号: | B65B6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1012 福建省厦门市思***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吸附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解膜吸附机构,包括第一支架和至少一个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架上的吸附体,所述吸附体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真空吸盘,所述第二气缸固定连接在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上,所述真空吸盘固定连接在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上,所述第一气缸活塞杆的移动行程大于第二气缸活塞杆的移动行程。所述吸附体的数量为两个。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解膜吸附机构。
背景技术
对一些体积较小的物体进行运输或存储时,通常按一定排列将物体码放在托盘上,然后堆码多层;再用包装带绑扎,最后用薄膜将整个码垛周侧壁缠绕起来,这样构成一个大包裹,便于运输同时也能对物体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比如饮料容器,如饮料瓶、易拉罐等容器;当需要对包裹内物体进行使用时,如对容器进行灌装饮料时,需要人工将薄膜拆除,再将包装带一一剪断,再用码垛机将装有容器的托盘放置在饮料灌装流水线上。
在对包裹的薄膜进行解膜作业时,通常工人使用刀具将薄膜割裂,然后人工将薄膜拆除,效率比较低下,有时包裹较大,工人还得借助梯子等工具才能完成解膜作业,操作十分不便。因此开发了相应的机械手自动完成对薄膜的切割,以及将切割后的薄膜夹持后送往其它位置,在薄膜切割过程中,薄膜因缺乏倚靠,会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掉落,脱离包裹,导致后期机械手的夹持工作非常不好处理,影响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吸附柱薄膜的解膜吸附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解膜吸附机构,包括第一支架和至少一个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架上的吸附体,所述吸附体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真空吸盘,所述第二气缸固定连接在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上,所述真空吸盘固定连接在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上,所述第一气缸活塞杆的移动行程大于第二气缸活塞杆的移动行程。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体的数量为两个。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体还包括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活动块,所述第一面板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架上,第一气缸固定连接在第一面板上,第二面板与第一气缸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气缸固定连接在第二面板上,活动块与第二气缸传动连接,所述真空吸盘固定连接在活动块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面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槽,第二面板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滑槽相匹配的第一滑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面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槽,活动块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二滑槽相匹配的第二滑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装置能够吸附住被切割后的薄膜,辅助包裹完成切割和输送薄膜作业,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吸附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支架,2-吸附体,21-第一面板,22-第一气缸,23-第二面板,24-第二气缸,25-活动块,26-真空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解膜吸附机构,包括第一支架1和两个沿竖直方向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架1上的吸附体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德莱科仪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德莱科仪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710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掺混肥生产的高效筛分装置
- 下一篇:组装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