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敏树脂的测试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370526.6 | 申请日: | 2020-07-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32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 发明(设计)人: | 张天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1N21/3563 | 分类号: | G01N21/3563 |
| 代理公司: | 苏州友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1 | 代理人: | 陈德霞 |
| 地址: | 21402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敏 树脂 测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敏树脂的测试装置,该装置包括:布置有光敏树脂的透光盒;布置于透光盒下方的紫外线发射器,用于向透光盒发射紫外线,以使透光盒上布置的光敏树脂由液态转化为固态;以及,布置于透光盒上方的红外光线收集器,用于收集紫外光透过光敏树脂转换为红外光线的光线强度,以基于光敏树脂由液态转化为固态时红外光线强度的变化过程确定光敏树脂的固化速率。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无法确定光敏树脂的特性而导致打印存在瑕疵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敏树脂的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光固化3D打印采用光敏树脂作为耗材,通过光辐射的方式逐层固化光敏树脂以完成打印实体。光敏树脂需要吸收光辐射的能量启动固化过程,确定光敏树脂的单层曝光时间对于最终打印实体的强度和精度起到关键作用,甚至曝光不足会使各层之间无法紧密结合,导致打印过程的失败。
光敏树脂的红外线透过率随着固化程度的提高而逐渐降低,并在将至某一特定值后,光敏树脂的红外透过率趋于稳定。一般,在现有的3D打印中,没有给出一个针对光敏树脂测试的装置,由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缺乏对光敏树脂特性的准确把握,从而导致3D打印存在瑕疵。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光敏树脂的测试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敏树脂的测试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无法确定光敏树脂的特性而导致打印存在瑕疵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敏树脂的测试装置,包括:
布置有光敏树脂的透光盒;
布置于所述透光盒下方的紫外线发射器,用于向所述透光盒发射紫外线,以使所述透光盒上布置的光敏树脂由液态转化为固态;以及,
布置于所述透光盒上方的红外光线收集器,用于收集紫外光透过所述光敏树脂转换为红外光线的光线强度,以基于所述光敏树脂由液态转化为固态时红外光线强度的变化过程确定所述光敏树脂的固化速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
与所述红外光线收集器相连的红外光线强度检测器,用于检测紫外光透过所述光敏树脂转换为红外光线的光线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红外光线强度检测器由至少一个IR芯片构成;
所述红外光线收集器由单片机芯片构成;
其中,所述IR芯片的两个输出端与所述单片机芯片的两个信号输入端对应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
与所述单片机芯片相连的无线传输单元,用于将所述单片机芯片发送的信号传输至远程控制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
用于对所述IR芯片进行供电的第一供电单元,其中,所述第一供电单元对所述IR芯片的供电电压为5V。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供电单元的外围电路包括:
并联在所述第一供电单元输入端的第一电解电容;
与所述第一电解电容并联的第一滤波电容;
并联在所述第一供电单元输出端的第二电解电容;以及,
与所述第二电解电容并联的第二滤波电容;
其中,所述第二电解电容的正极与所述IR芯片相连,所述第二电解电容的负极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未经无锡科技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705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