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型烟气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70354.2 | 申请日: | 2020-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739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顾琳琳;孙永斌;冯静;李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8F19/00;F23J15/06;F23J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4 | 代理人: | 艾晶 |
地址: | 10012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型 烟气 换热器 | ||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复合型烟气换热器,其包含壳体,所述壳体一侧设置有烟气入口,相对侧设置有烟气出口;换热管束,包含在所述壳体内部沿烟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换热管束和第二换热管束;其中,所述第一换热管束为ND钢光管或翅片管,所述第二换热管束为氟塑料管,且所述第二换热管束所对应的所述壳体内侧壁设置有氟塑料层;所述第一换热管束、第二换热管束上各自设置有液体进口和液体出口;本实用新型借由在同一壳体内布置两种不同材质的换热管束,综合利用不同材料的热传导性及耐蚀性,在达到热量回收以及节省脱硫耗水量等要求的同时还有效减小了烟气低温腐蚀对换热器造成的危害,确保了烟气换热器及下游设备的长周期安全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富氧燃烧工程烟气系统,属于动力工程领域,尤其指一种复合型烟气换热器。
背景技术
富氧燃烧技术是指一种在现有燃煤发电技术基础上,在燃煤氧化燃烧过程中,用纯氧代替助燃空气,实现化石燃料低碳利用的技术。燃烧产物主要是C02和水蒸气、氧气和其它氧化产物以及系统漏风的少量空气杂质等。系统通过烟气再循环来提高尾部烟气C02的纯度,最后高含量的C02经过压缩、干燥和纯化进行存储。按照二次循环烟气的抽取位置不同,富氧燃烧技术的烟气系统又分为干循环和湿循环两种。在湿循环方案中,作为二次风的循环烟气在脱硫设备之前抽取,循环烟气温度较高,含水较高;在干循环方案中,作为二次风的循环烟气在脱硫设备之后抽取,循环烟气温度较低,含水较低。
富氧湿循环烟风系统中空预器出口烟温高,约180度,经过除尘器后有一路循环烟气作为二次风进入空预器,进入锅炉烟风系统,烟气经过引风机、烟气换热器、脱硫系统后又引出一路烟气作为一次风进入锅炉烟气系统,由于进入锅炉烟风系统的均为烟气,且二次风为脱硫前的烟气,故经此循环,烟气中的SO2较高,故空预器出口的烟气SO2含量很高,约6100mg/Nm3,所以烟气的酸露点较高,为148度。
引风机后的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为了达到热量回收以及节省脱硫耗水量等要求,需将温度由约180度降到90度,温度低于酸露点58度,温降较大,烟气腐蚀性较强,烟气换热器选型困难。
目前,换热器主要采用如铝合金、镍合金、钢制材料及复合换热材料(例如钢和氟塑料复合换热器)作为换热材料。要想解决烟气回收利用中既能进一步的降低烟气出口温度又能避免烟气温度过低导致酸腐蚀的现象,尝尝需要将多个换热器串联使用,这种做法在实际应用中占据空间大,成本高,有时还伴有烟气阻力大以至于设备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情况发生,使得目前此类产品适应性和经济性受到限制。
因此,在同一换热器中,能否一次性将进口烟气降到低于酸露点58度或者更低的酸性环境中,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也是目前科研工作者研究的热点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提供一种复合型烟气换热器,该复合型烟气换热器具有结合金属和非金属换热管为一体,占地小,烟气端温降大,可以降到低于酸露点较多的烟气温度,回收较多热量等优点,尤为适合在富氧燃烧湿循环的烟气系统里进行使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所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复合型烟气换热器包含一壳体:所述壳体一侧设置有烟气入口,相对侧设置有烟气出口;换热管束:在所述壳体内部沿烟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换热管束和第二换热管束;其中,所述第一换热管束为ND钢光管或翅片管,所述第二换热管束为氟塑料管,且所述第二换热管束所对应的所述壳体内侧壁设置有氟塑料层。
所述第一换热管束的首端与第一液体进口连接,末端与第一液体出口接;所述第二换热管束的首端与第二液体进口连接,末端与第二液体出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换热管束内流通的换热介质为凝结水 ,所述第二换热管束内流通的换热介质为低温低压水。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材质为考登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703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轮毂电机内置刹车系统
- 下一篇:高炉煤气锅炉省煤器后烟道受热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