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特殊物料生产车间用小型物料转移运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64181.3 | 申请日: | 2020-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09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冲;黄家锦;于廷清;赖静辰;曾丽萍;张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绿洲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3/00 | 分类号: | B62B3/00;B62B3/02;B62B3/04;B62B5/00 |
代理公司: | 南昌大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5 | 代理人: | 喻莎 |
地址: | 353000 福建省南***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特殊 物料 生产 车间 小型 转移 运输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特殊物料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特殊物料生产车间用小型物料转移运输装置,包括底板,底板顶面的右侧开设有一号转动槽,所述一号转动槽内壁底面的左侧开设有按压槽,所述按压槽的顶面与底板的顶面相贯穿,所述一号转动槽内壁顶面的左侧开设有竖向贯穿一号转动槽的通孔,所述一号转动槽内部中央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号转轴,两个所述一号转轴互相靠近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转轴,所述连接转轴与一号转动槽滑动连接,通过设置的两个一号转轴和连接转轴,使得两个曲形连接杆互相远离的一端能够同向移动,从而便于限位杆与存储箱的底端限位槽相卡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特殊物料运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特殊物料生产车间用小型物料转移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特殊物料是指具有强腐蚀性或易燃易爆的物品,也包括有价格昂贵的物品,这类物品加工时在车间内运输过程中,需要减小物品与转运装置发生碰撞的可能,同时也要防止物品从转运装置上掉落。
现有的转运装置在使用时,并没有对应的减震装置能够减小特殊物料与转运装置之间发生碰撞的可能,同时现有的转运装置与装载特殊物料的装置之间并没有对应的结构能够对其进行固定,这就使得特殊物料从转运装置上掉落的可能性较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特殊物料生产车间用小型物料转移运输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特殊物料生产车间用小型物料转移运输装置,具备减小了特殊物料与转运装置之间发生碰撞的可能,同时特殊物料从转运装置上掉落的可能较小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转运装置在使用时特殊物料不仅容易与转运装置发生碰撞,并且还容易从转运装置上掉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特殊物料生产车间用小型物料转移运输装置,包括底板,底板顶面的右侧开设有一号转动槽,所述一号转动槽内壁底面的左侧开设有按压槽,所述按压槽的顶面与底板的顶面相贯穿,所述一号转动槽内壁顶面的左侧开设有竖向贯穿一号转动槽的通孔,所述一号转动槽内部中央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号转轴,两个所述一号转轴互相靠近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转轴,所述连接转轴与一号转动槽滑动连接,所述一号转动槽内壁底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设有按压柱,所述按压柱与按压槽滑动连接,所述按压柱与弹簧互相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曲形连接杆,所述一号转动槽左侧的曲形连接杆顶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通过设置的两个一号转轴和连接转轴,使得两个曲形连接杆互相远离的一端能够同向移动,从而便于限位杆与存储箱的底端限位槽相卡合,通过设置的弹簧,使得按压柱在没有被按压的情况下限位杆能够与底端限位槽相卡合,从而便于对存储箱在底板上的移动进行限制,搭配卡合杆使用,减小存储箱在底板移动的过程中从底板上掉落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的特殊物料生产车间用小型物料转移运输装置,其中底板顶面的中央开有凹槽,所述底板顶面凹槽的内壁左侧向着左下方倾斜,所述底板顶面凹槽的内壁左侧转动连接有七个进料辊,所述底板顶面的凹槽内设有存储箱,所述存储箱底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竖向分布的底端限位槽,所述底端限位槽与限位杆相卡合,通过设置的进料辊,便于将存储箱移动至底板上,减小了工人的工作负担。
本实用新型的特殊物料生产车间用小型物料转移运输装置,其中存储箱正面和背面下端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纵向分布的卡合槽,所述底板顶面的前后两端均开设有竖向分布的二号转动槽,两个所述二号转动槽内壁互相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二号转轴,两个所述二号转轴的外壁均转动连接有转动块,通过设置的卡合槽,能够与卡合杆相卡合,从而能够对存储箱进行固定,减小存储箱从底板上掉落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的特殊物料生产车间用小型物料转移运输装置,其中两个转动块顶面互相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按压轴,两个所述转动块顶面互相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卡合杆,两个所述卡合杆均与卡合槽相卡合,通过设置的按压轴,便于对卡合杆与卡合槽进行分离,从而便于存储箱的放置与拿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绿洲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绿洲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641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