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女性接尿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21364134.9 申请日: 2020-07-13
公开(公告)号: CN213190439U 公开(公告)日: 2021-05-14
发明(设计)人: 许欣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主分类号: A61F5/44 分类号: A61F5/44;A61F5/455;A61F5/457;A61B5/20
代理公司: 苏州中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6 代理人: 赵晓芳
地址: 310000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一次性 女性 接尿器
【说明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女性接尿器,包括:接触层、吸水导管和填充物,所述接触层包裹所述吸水导管和填充物,所述接触层上表面为柔软吸水透水材质,下表面为透气防水材质,所述接触层的两侧设有护翼,所述接触层和护翼的下表面外侧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接尿器的背胶;所述填充物包裹在所述吸水导管外侧,所述吸水导管的两端开口,首端位于所述填充物内部,末端延伸至所述接触层外部,用于连接吸引器管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女性接尿器在实现透气舒适易操作的情况下,便于准确评估患者尿量的变化,结构简单,成本不高,易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护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女性接尿器。

背景技术

神经外科昏迷危重患者多,昏迷时间长,因意识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原因常出现尿失禁现象,国外研究显示脑创伤后尿失禁的发生率为4.3%~18.0%,国内邓小林报道:脑创伤女性患者1年内尿失禁发生率为13.3%。目前临床上对于尿失禁的患者常规的护理方法为使用尿不湿及留置导尿管。但这两种方法都有各自存在的缺陷:1)尿不湿透气性差,尿渍粪渍刺激皮肤容易引起失禁性皮炎,IAD发生率因医疗机构、调研工具及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养老院为5.7%~22.8%,社区为10%~35%,住院病人为20%~27%,危重病人高达42%;2)留置导尿的适应症为尿潴留,但临床上对于尿失禁的患者为避免严重失禁性皮炎,有效管理小便,减轻护理难度,往往予留置导尿管,但同时带来了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风险,据报道: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CAUTI的发生率为8.6%~67.7%。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多,脱水药物如甘露醇使用频繁,术后出现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或脑盐耗综合征等并发症,导致尿量异常,电解质紊乱,需要临床工作者准确计算患者出入量,平衡电解质及液体量。故如何做好尿失禁的患者的小便管理,同时能准确的记录尿量,成为亟待临床工作者解决的问题。针对男性患者保鲜袋的使用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但对女性尿失禁患者尚缺乏有效管理小便的设备材料。

在现有技术中,有以下几种方案:

(1)张肃,卢小红在《塑料饮料瓶制作女性接尿器的临床应用研究》报道:塑料饮料瓶:(1)材料与制作:取1.5L空塑料饮料瓶1个,约2cm×30~40cm医用胶布1条,用剪刀将塑料饮料瓶距瓶口1/4处剪成一个圆弧形坡口,将其边缘用胶布粘好,以免使用时损伤皮肤;(2)使用方法:患者小便时,先在瓶口周围绕一层卫生纸,或其他吸水性较强的软布(目的是吸附渗出的尿液),将瓶身置于两腿之间,瓶口紧贴会阴部,嘱患者排尿,注意操作者需固定瓶身至排尿完毕,然后,撤出塑料饮料瓶,擦净会阴部,便后将塑料饮料瓶用清水冲洗、晾干,放干燥通风处备用。但是,此方法要求家属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进行塑料瓶的剪裁,同时也对护理人员提出要求,每次需将塑料瓶紧密贴合患者的会阴部,否则尿液将外漏,并时刻关注塑料瓶中的尿液,未及时倾倒时将会导致尿液外溢。

(2)市场上也有女性接尿器的商品售卖。使用方法腰带绕腰固定,两条松紧带从跨下穿过固定于腰带上,硅胶尿囊紧贴会阴部。但该接尿器材质为硅胶,患者使用过程中透气性不良,仍有发生失禁性皮炎的风险。绑带固定于髋部从而固定接尿器,绑带固定处有发生压疮的风险。在护理中也要求护理人员需将硅胶的漏口紧密贴合会阴部否则小便仍会外漏污染。

(3)郭栋发明了一种防漏防潮湿的蜂窝状接尿器,如图1所示,包括接尿部、连通管和储尿袋,所述接尿部设置为半梭形结构,接尿部与人体对接部内侧边沿底部设置空心防漏斗,所述空心防漏斗的下端安装有震动电机,接尿部上下外侧安装有松紧穿戴挂环,接尿部内部设置有与人体对接部根据男女生殖器形状贴合设计的蜂窝板,蜂窝板的上下左右侧边分别安装有弹簧,蜂窝板的侧面与接尿部外罩的横向内壁伸缩连接,蜂窝板内开设有第一凹槽,连通管的上侧设置有发热片,接尿部背离椭圆形侧面的一侧钻设的通孔内安装有风机。但是该接尿器结构复杂,携带震动电机,风机等,成本较高,设置有发热片,温度控制在40-60度,目的是消毒杀菌快速烘干尿液并起到热敷保健作用,但同时给患者带来了烫伤的风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未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641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