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所有水域的采样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61133.9 | 申请日: | 2020-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040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范天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天瑜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 |
代理公司: | 武汉谦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51 | 代理人: | 王力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所有 水域 采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所有水域的采样器,包括载体支架、多根连杆、多个带有缩口瓶颈的采样器皿和多个安装架,采样器皿的瓶颈敞口处设有瓶盖,多根连杆分别竖直且间隔设置,且其上端分别与载体支架连接固定,多根连杆上位于同一高度处分别安装有角度调节器,多个安装架分别一一对应的与角度调节器连接,多个采样器皿分别一一对应的固定在多个安装架上,每个安装架上均设有与对应的瓶盖连接的自动化瓶盖开合机构,自动化瓶盖开合机构用于驱使瓶盖移动打开或盖合采样器皿的瓶颈敞口。优点:采用常规采样器皿作为采样器具,采样便捷、快速,能够达到原水原样采集,不会造成交叉污染,检测结果比较精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环境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所有水域的采样器。
背景技术
水样采集是水域内环境检测常采用的手段,目前,水样采集大多利用采样器具在一定深度的水域内进行水样的采集,采集完后,将采集的水样在多个实验容器如采样器皿中进行分样,在水样转移及分样过程中势必会对水样造成一定程度的交叉污染,这就会导致检测的水样与原水域内的水样具有性状的差别,即就是无法达到原水原样的采集,其检测结果最终会有偏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所有水域的采样器,有效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用于所有水域的采样器,包括载体支架、多根连杆、多个带有缩口瓶颈的采样器皿和多个安装架,上述采样器皿的瓶颈敞口处设有瓶盖,多根上述连杆分别竖直且间隔设置,且其上端分别与上述载体支架连接固定,多根上述连杆上位于同一高度处分别安装有角度调节器,多个上述安装架分别一一对应的与上述角度调节器连接,多个上述采样器皿分别一一对应的固定在多个上述安装架上,每个上述安装架上均设有与对应的上述瓶盖连接的自动化瓶盖开合机构,上述自动化瓶盖开合机构用于驱使上述瓶盖移动打开或盖合上述采样器皿的瓶颈敞口,上述角度调节器用于调节对应的上述安装架带动上述采样器皿在竖直平面内转动调节器角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上述角度调节器包括空心圆杆和同轴固定于上述空心圆杆一端的卡箍,上述空心圆杆的另一端与对应的上述连杆垂直连接固定,上述安装架上具有与对应的上述角度调节器的空心圆杆相适配的插接固定杆,上述插接固定杆插入对应的上述空心圆杆中,并可相对于上述空心圆杆转动,且在转动至合适位置后通过上述卡箍箍紧固定住,从而调节上述安装架及采样器皿在竖直平面内的角度位置。
进一步,上述安装架包括直条形的固定架杆,上述固定架杆的一侧中部固定有与其垂直设置的上述插接固定杆,其另一侧固定有用于箍紧固定上述采样器皿的环形卡箍,上述采样器皿的中心线与上述固定架杆的中心线相互平行。
进一步,上述自动化瓶盖开合机构包括活动杆、电磁体、线缆和瓶盖箍紧件,上述固定架杆对应上述采样器皿瓶口的一端端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盲孔,且在该盲孔的孔口处设有环形的内翻边,上述电磁体固定于上述盲孔的孔底上,上述活动杆与上述固定架杆同轴心设置,其一端穿过上述内翻边并伸入上述盲孔中,并在其该端端部固定有育上述盲孔内壁接触的磁体,上述磁体与上述盲孔的孔底之间连接有弹性件,上述瓶盖箍紧件固定于上述活动杆的另一端,并与上述采样器皿的瓶盖固定连接,上述线缆与上述电磁体连接,并外接带有控制开关的电源,当上述电磁体通电后,上述电磁体与对应的上述磁体相吸附并相互靠近,同时压缩上述弹性件,从而带动上述活动杆及瓶盖箍紧件和瓶盖朝向上述采样器皿移动,并使上述瓶盖密封盖住上述采样器皿的瓶口,当上述电磁体断电后,上述弹性件恢复初始状态,并带动上述活动杆及瓶盖箍紧件和瓶盖远离上述采样器皿移动回位,从而打开上述瓶盖。
进一步,上述弹性件为弹簧,其一端套设固定于上述磁体的外周上,其另一端套设于上述电磁体外,并与上述盲孔的孔底连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天瑜,未经范天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611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染物地下垂直隔离防渗透墙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反应釜夹层泄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