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口腔CBCT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360948.5 | 申请日: | 2020-07-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157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 发明(设计)人: | 张波;徐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美亚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6/14 | 分类号: | A61B6/14;A61B6/03;A61B6/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王佳璐 |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口腔 cbct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的口腔CBCT设备,支撑架的顶部设有悬臂,支撑台连接在支撑架上用于支撑患者头颅。X射线组件设在C型臂的一端,X射线组件具有X射线源。CT探测组件设在C型臂的另一端,CT探测组件与X射线组件位于患者头颅的相对两侧。移动驱动组件用于驱动CT探测组件在第一、第二位置间移动。头颅侧位装置包括:二级限束器和头颅侧位探测器,头颅侧位探测器连接在悬臂上用于接收源自X射线源且经二级限束器的X射线。其中,CT探测组件在第一位置时用于接收X射线,CT探测组件在第二位置时用于避开从X射线源到二级限束器的X射线。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口腔CBCT设备,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并能实现无级调节成像视野,满足不同医师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口腔CBCT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口腔CBCT设备(口腔锥形束投照计算机重组断层影像设备)为满足颌面及全头颅的正畸需求,常具有头颅侧位拍摄功能,该功能原理为线阵扫描方式。由于设备的整体布局限制,拍摄头颅侧位时需要让X射线避开CT探测组件及其配套件。为解决这一矛盾,一般的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该功能,第一种方式是X射线源旋转配合头颅侧位探测器移动;第二种方式为CT探测组件为可拆卸式,拍摄头颅侧位时将其拆除。
第一种方式的不足在于需要设置额外的旋转机构,且该旋转机构的精度要求较高以配合头颅侧位探测器的移动,保证X射线能够始终覆盖探测器的接收区域;第二种方式的不足在于CT探测组件在反复拆卸过程中有跌落的风险,同时可能导致线束或接插件的接触不良。
另外,口腔CBCT设备的FOV(成像视野)表示X光锥形束能够覆盖患者区域大小,通常采用被测物体的直径×高度(D×H)表示,其受限于几个因素,包括:探测器的面积、探测器与X射线源的相对位置。尤其的,覆盖直径D的大小受探测器与X射线源的相对位置影响更加的敏感。一般地,探测器的面积越大,FOV亦越大,但探测器的成本呈指数倍增长,设备的成本也将随之增长;探测器与X射线源的相对位置(水平方向)偏离越多,D越大,但这种方式无法无级调节,不能满足不同医师的不同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口腔CBCT设备,以使得口腔CBCT设备结构简单,降低生产成本,并能够实现无级调节成像视野,满足不同医师的需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口腔CBCT设备,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设有悬臂;用于支撑患者头颅的支撑台,所述支撑台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锥形束投照装置,所述锥形束投照装置包括:C型臂,所述C型臂转动连接在所述悬臂的底部;X射线组件,所述X射线组件设在所述C型臂的一端,所述X射线组件具有X射线源;CT探测组件,所述CT探测组件设在所述C型臂的另一端,所述CT探测组件与所述X射线组件位于患者头颅的相对两侧;移动驱动组件,所述移动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CT探测组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头颅侧位装置,所述头颅侧位装置连接在所述悬臂上且位于所述锥形束投照装置的一侧,所述头颅侧位装置包括:二级限束器和头颅侧位探测器,所述头颅侧位探测器用于接收源来自所述X射线源且经所述二级限束器的X射线;其中,所述CT探测组件在第一位置时用于接收所述X射线源发出的X射线,所述CT探测组件在第二位置时用于避开从所述X射线源到所述二级限束器的X射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美亚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美亚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609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回转台及夹具
- 下一篇:一种电气工程用输电设备安装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