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孔状混凝土屋面板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360116.3 | 申请日: | 2020-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266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 发明(设计)人: | 刘汝海;高贵军;李伟;房思林;赵华鲁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莱钢鲁碧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B7/22 | 分类号: | E04B7/22;E04D3/36;E04D11/00;E04D13/04;E04B7/02;E04B7/04 |
| 代理公司: | 山东瑞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68 | 代理人: | 吕艳芹 |
| 地址: | 271104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混凝土 屋面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孔状混凝土屋面板,包括屋面板平层、开孔和纵向支撑梁,所述屋面板平层的内部设置有横向加强筋,且横向加强筋的下方连接有纵向加强筋,所述开孔设置于纵向加强筋的下方,且开孔的内部安装有吸热棉,所述横向加强筋的上方安装有纤维网,且纤维网的上方铺设有防水面层,所述防水面层的上方表面开设有放水槽,且放水槽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外挑板,所述屋面板平层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槽,且连接槽的内部设置有凸块,所述纵向支撑梁连接于斜向支撑梁的上方,且纵向支撑梁的上方设置有承接平台,所述承接平台的上方安装有承接转换块。该多孔状混凝土屋面板能够在不降低强度的情况下降低屋面板的重量,能增加屋面板剪切力的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孔状混凝土屋面板。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物屋面大多是采用两种方式来实现隔热和防水:一种是简单地在屋顶上覆盖水泥层,这种水泥层没有隔热作用,易龟裂,一旦有了裂纹就会渗水;另一种是在屋顶上盖瓦,这种形式有隔热效果,但需要在屋顶上再架设梁和椽,造价比较高,而且防风、防雹、防火的作用差,而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利用屋顶盖瓦的方式显然是不安全的,所以需要采用混凝土的方式进行浇筑屋顶,以达到防雨隔热的效果。
市场上的多孔状混凝土屋面板使用过程中产生不易隔热,而且容易在冷热的环境交替下容易产生裂纹,而导致渗水的现象,而且随着跨度的增加,会使得屋面板所受到的纵向剪切力变得越来越大,产生危险,而且屋面板与横梁或者是墙体之间连接比较麻烦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多孔状混凝土屋面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孔状混凝土屋面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多孔状混凝土屋面板使用过程中产生不易隔热,而且容易在冷热的环境交替下容易产生裂纹,而导致渗水的现象,而且随着跨度的增加,会使得屋面板所受到的纵向剪切力变得越来越大,产生危险,而且屋面板与横梁或者是墙体之间连接比较麻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孔状混凝土屋面板,包括屋面板平层、开孔和纵向支撑梁,所述屋面板平层的内部设置有横向加强筋,且横向加强筋的下方连接有纵向加强筋,所述开孔设置于纵向加强筋的下方,且开孔的内部安装有吸热棉,所述横向加强筋的上方安装有纤维网,且纤维网的上方铺设有防水面层,所述防水面层的上方表面开设有放水槽,且放水槽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外挑板,所述屋面板平层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槽,且连接槽的内部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的下方连接有墙体。且墙体的内侧连接有斜向支撑梁,所述纵向支撑梁连接于斜向支撑梁的上方,且纵向支撑梁的上方设置有承接平台,所述承接平台的上方安装有承接转换块。
优选的,所述横向加强筋与纵向加强筋之间构成网状结构,且横向加强筋与纵向加强筋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绑扎连接。
优选的,所述开孔贯穿于屋面板平层的内表面,且吸热棉与开孔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水面层与屋面板平层之间构成一体式结构,且防水面层上边面的结构为弧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墙体通过连接槽和凸块与屋面板平层之间构成卡合结构,且屋面板平层的材质为混凝土材质。
优选的,所述斜向支撑梁与承接平台之间构成三角型结构,且承接平台为工字型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多孔状混凝土屋面板设置有横向加强筋与纵向加强筋,一方面能够使浇筑的混凝土能够更紧密地结合,避免结合不紧密,造成混凝土脱落和起皮等现象,另一方面能够增加屋面板平层的抗拉强度和受剪切的强度,增强平面板的承重能力,而且加强筋之间的十字结构,能够保证平面板在承受重量时都能够具有同样的强度,并且能分散力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莱钢鲁碧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莱钢鲁碧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601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