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稳固桩基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358813.5 | 申请日: | 2020-07-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42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 发明(设计)人: | 彭鄂锋;陈静;陈家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锋思城界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5/34 | 分类号: | E02D5/34;E02D5/38;E02D5/44;E02D5/48;E02D17/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900 上海市宝***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固 桩基 结构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稳固桩基结构,涉及桩基结构的领域,其包括采用混凝土浇筑于桩孔形成的桩基本体、多个贴合于桩基本体外壁的护臂、嵌设于桩基本体内的钢筋笼一和用于减少桩孔外侧杂物落入桩孔的孔顶护筒,多个所述护臂包覆于桩基本体位于桩孔内的外壁,所述钢筋笼一包括多个环绕桩基本体中心轴线设置的支撑钢筋一和呈螺旋环绕于桩基本体中心轴线设置的螺旋箍,所述支撑钢筋一呈竖直设置且其固定连接于螺旋箍。本申请具有强度相对较佳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桩基结构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稳固桩基结构。
背景技术
桩基,由桩和连接桩顶的桩承台(简称承台)组成的深基础或由柱与桩基连接的单桩基础,简称桩基。若桩身全部埋于土中,承台底面与土体接触,则称为低承台桩基;若桩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台底位于地面以上,则称为高承台桩基。建筑桩基通常为低承台桩基础。高层建筑中,桩基础应用广泛。
现有桩基按照施工方式主要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灌注桩在施工时需要先在施工场地上钻桩孔,当桩孔达到所需深度后将钢筋笼放入桩孔,最后再浇灌混凝土,形成桩基。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相关桩基强度相对不佳的缺陷,在施工过程中,桩孔的孔壁因地质原因可能会发生塌陷或出现岩土掉落混入桩基内部,以及桩孔内相关钢筋笼一般采用多个钢筋环竖向分布,然后将多个竖向设置的钢筋环绕钢筋环连接,最后进行灌注,使得在浇筑完成后,钢筋笼的整体性相对不佳,最终使得桩基施工完成后整体的强度相对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稳固桩基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稳固桩基结构,包括采用混凝土浇筑于桩孔形成的桩基本体、多个贴合于桩基本体外壁的护臂、嵌设于桩基本体内的钢筋笼一和用于减少桩孔外侧杂物落入桩孔的孔顶护筒,多个所述护臂包覆于桩基本体位于桩孔内的外壁,所述钢筋笼一包括多个环绕桩基本体中心轴线设置的支撑钢筋一和呈螺旋环绕于桩基本体中心轴线设置的螺旋箍,所述支撑钢筋一呈竖直设置且其固定连接于螺旋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桩孔钻设完成后,将多个护臂依次贴合于桩孔的内壁设置,以对桩孔的内壁做支撑和隔离,最后将孔顶护筒设置于最上端的护臂,对桩孔的上开口边沿做隔离,减小浇筑混凝土时,桩孔外侧杂物进入桩孔的可能性,然后将钢筋笼一设置于桩孔内通过混凝土浇筑形成桩基本体,以减小浇筑过程中进入桩孔的杂质,从而通过护臂和孔顶护筒对浇筑完成后桩基本体强度的影响,同时能够通过护臂对桩基本体做防护,减小后期使用时对桩基本体造成的侵蚀;并且螺旋环绕设置的螺旋箍连接于多个支撑钢筋一,能够有效的提升钢筋笼一的整体性,优化钢筋笼一对桩基本体强度的加强效果,从而优化桩基本体的强度。
优选的,所述护臂呈环状结构且其外套于桩基本体,所述护臂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环台,所述护臂和连接环台的内壁呈锥台状结构且其小端朝上,所述护臂的下端外套于位于其下方护臂上的连接环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浇筑时,多个护臂的内壁形成阶梯孔状的结构,使桩基本体在浇筑完成后与护臂之间的接触面积有效的增大,使得桩基本体在承受载荷时,能够通过护臂将部分载荷相对更佳的传递至地面,以通过护臂增强与桩孔之间的连接强度,优化使用效果;同时连接环台能够对其上方的护臂做定位和限制,以优化使用效果。
优选的,所述护臂内设置有用于加强其本身强度和相邻护臂连接强度的钢筋笼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筋笼二能够有效的增加护臂的整体强度,优化对桩基本体的防护效果。
优选的,所述钢筋笼二包括多个呈圆环状结构的加强环和多个连接于加强环的支撑钢筋二,所述支撑钢筋二呈竖直设置且其两端分别穿出护臂,所述支撑钢筋二的两端分别呈U状且其两端的U状相向开口,所述支撑钢筋二的两端分别嵌设于其所在护臂上下端相邻的护臂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锋思城界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锋思城界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588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磨防滑环保硅PU塑胶面层
- 下一篇:一种电缆云母带干燥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