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声器总成焊接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57210.3 | 申请日: | 2020-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462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针尖内燃机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B23K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57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声器 总成 焊接 夹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声器总成焊接夹具,包括底板,底板上方通过支撑结构设置有定位板;定位板上表面为水平的定位面,且壳体前盖敞口端能够相贴在所述定位面上,在定位板上的壳体前盖敞口端对应区域外侧设有挡块,挡块为沿壳体前盖敞口端外轮廓呈间隔设置的多个,且挡块内侧与壳体前盖敞口端外侧面相贴以限制壳体前盖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底板上对应壳体前盖两端各自设有第一快夹机构,第一快夹机构的夹紧端能够抵接在壳体前盖上端面上并提供向下的夹紧力;定位板上的与壳体前盖敞口端内轮廓对应的区域设有让位孔,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更好地完成装夹定位,能够更加方便焊接操作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消声器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声器总成焊接夹具。
背景技术
消声器(muffler)是允许气流通过却又能阻止、减小声音传播的一种器件,是消除空气动力性噪声的重要措施。消声器能够阻挡声波的传播,允许气流通过,是控制噪声的有效工具。消声器种类很多,根据消声机理可以把分为六种主要类型:阻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阻抗复合式消声器、微穿孔板消声器、小孔消声器、有源消声器。
消声器主要包括壳体前盖、壳体后盖、进气管和排气管;在消声器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包括将壳体前盖与进气管焊接于一体的步骤。壳体前盖整体呈一端敞口的盒体结构,且壳体前盖上设有连接孔供进气管穿过并焊接。在将壳体前盖与进气管焊接在一起的步骤;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将壳体前盖和进气管进行装夹定位,然后焊接后再拆下。现有的焊接装夹装置在完成对壳体前盖和进气管装夹定位时存在对进气管的定位不精确,导致壳体前盖与进气管之间存在偏斜,在将整个消声器对接安装于汽车时,进气管的连接端容易出现错位导致装配困难的问题。以及焊接装夹装置在完成对壳体前盖和进气管装夹后的焊接时,夹具容易对焊接设备产生干扰,致使焊接空间小,不方便焊接设备上的焊枪伸入,手动操作焊枪时,容易产生碰撞等问题。
因此,怎样才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更好地完成装夹定位,能够更加方便焊接操作的消声器总成焊接夹具,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能够节省人力,降低劳动强度,更加安全的消声器总成焊接夹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消声器总成焊接夹具,包括底板,底板上方通过支撑结构设置有定位板;其特点在于,定位板上表面为水平的定位面,且壳体前盖敞口端能够相贴在所述定位面上,在定位板上的壳体前盖敞口端对应区域外侧设有挡块,挡块为沿壳体前盖敞口端外轮廓呈间隔设置的多个,且挡块内侧与壳体前盖敞口端外侧面相贴以限制壳体前盖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底板上对应壳体前盖两端各自设有第一快夹机构,第一快夹机构的夹紧端能够抵接在壳体前盖上端面上并提供向下的夹紧力;定位板上的与壳体前盖敞口端内轮廓对应的区域设有让位孔,且使得进气管从壳体前盖上端具有的连接孔穿过并抵接支撑在底板上;底板上设有支撑座,支撑座上端设有垂直于进气管上端端面法线设置的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呈U形的让位口;支撑板上的让位口两侧各自设有定位销,且进气管上端配合在让位口后,进气管上端具有的法兰盘相贴在支撑板上表面,且定位销各自插接在法兰盘具有连接孔内以定位;在支撑板上还设有第二快夹机构,第二快夹机构的夹紧端能够抵接在进气管上端面上。
这样,上述的消声器总成焊接夹具在使用时,先将壳体前盖倒扣在定位板上,使得壳体前盖的敞口端相贴支撑在定位板上表面具有的定位面上,并使得壳体前盖对应的位于挡块内侧。然后再采用第一快夹机构将壳体前盖压紧。之后将端部带有法兰盘的进气管对接在壳体前盖上,使得进气管法兰盘端向上,另一端从壳体前盖上端面具有的连接孔插入后,抵接支撑在底板上表面上,进气管上端卡设在支撑板具有的U形让位口内,且使得法兰盘相贴在支撑板上表面,并使得定位销各自插接在法兰盘具有连接孔内以定位。最后再采用第二快夹机构对进气管进行夹紧。上述的夹具能够更加方便对壳体前盖和进气管进行装夹定位,并且焊接后,也更加方便将两者一起拆下。其次在将进气管和壳体前盖焊接时,不会形成遮挡,能够更加方便焊接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针尖内燃机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针尖内燃机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572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