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道结构改良的取暖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356086.9 | 申请日: | 2020-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418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冯椿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椿鹏 |
| 主分类号: | F24D13/02 | 分类号: | F24D13/02;F24D19/08;F24D19/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田黎绒 |
| 地址: | 05575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道 结构 改良 取暖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道结构改良的取暖器,包括取暖器本体、分设在取暖器本体两侧的进风单元和出风单元以及设定在取暖器本体内的风机单元,所述风机单元设定在出风单元的内壁,所述进风单元与出风单元形成有风道,所述风机单元设定在风道内,所述风机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导风架以及定位在导风架外部或内部的风机,所述导风架的安装面与进风单元内腔配合一体或分体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将风机定位在导风架上,在风机启动时,所述导风架能够汇聚从风机被压入的风并定向扩散从出风单元出风,从而能够在提升风量的同时避免风扇振动带来的不良情况,同时可以增强出风效果,降低使用功率,提高了取暖器的使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暖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道结构改良的取暖器。
背景技术
在取暖器领域里,传统的侧吸风风道又称为离心式风道,经常与PTC发热体组件配合使用,PTC发热体组件是一种热敏电阻(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特性),常用于立式桌面暖风机和居浴两用暖风机。
为了能增大风量,传统的侧吸风风道会通过提高电机的转速来提高风速,虽然这样可以提高风的流速,但是造成风扇振动大,不但加速电机的磨损,还增加整机的噪音,而且风道内的风容易在取暖器内部的其他空间窜动,使得风量不能最大化的从出风单元出风,降低了取暖器的使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风道结构改良的取暖器,其能够在提升风量的同时可以避免风扇振动带来的不良情况、同时引导出风风向,增强出风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风道结构改良的取暖器,包括取暖器本体、分设在取暖器本体两侧的进风单元和出风单元以及设定在取暖器本体内的风机单元,所述风机单元设定在出风单元的内壁,所述进风单元与出风单元形成有风道,所述风机单元设定在风道内,所述风机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导风架以及定位在导风架外部或内部的风机,所述导风架的安装面与进风单元内壁配合一体或分体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导风架包括汇风框以及沿汇风框两侧向外延伸有引风板,沿所述汇风框外缘设定有限定挡板,所述风机安装在汇风框外端面并通过限定挡板限位,所述汇风框与引风板之间形成有扩风腔,所述引风板与出风单元的内壁配合连接。
再改进,所述引风板与汇风框的外端面之间形成有限定夹角,所述限定夹角的设定范围在90到180。
再改进,所述取暖器本体上还设有控制单元,所述风机与控制单元配合电性连接。
再改进,所述出风单元内壁设定有装配部,所述装配部内连接有发热件,所述发热件设定在导风架与出风单元之间。
再改进, 所述风机包括但不限定采用DC电机。
再改进,所述发热件包括但不限定采用PTC发热体或发热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将风机定位在导风架上,在风机启动时,所述导风架能够汇聚从风机被压入的风并定向扩散从出风单元出风,从而能够在提升风量的同时避免风扇振动带来的不良情况,同时可以增强出风效果,降低使用功率,提高了取暖器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导风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多个导风架组合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椿鹏,未经冯椿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560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刷电机减噪散热结构
- 下一篇:一种防堆积出料圆盘输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