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焦炉炉顶水封循环补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55875.0 | 申请日: | 2020-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412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许刚;张广金;李聪;史亮;瓮双太;杨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恒坤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29/00 | 分类号: | C10B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200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焦炉 炉顶 水封 循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焦炉炉顶水封循环补水装置,包括地下室集水坑,其还包括:蓄水池,设置在所述地下室集水坑的上方,所述蓄水池经循环泵和循环水管与所述地下室集水坑相连接;炉顶水封槽和上升管水封槽,均设置在所述蓄水池的下方,所述炉顶水封槽和上升管水封槽分别经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与所述蓄水池的底部相连通,且所述炉顶水封槽经第三水管与地下室集水坑相连通,所述上升管水封槽分别经第四水管和三级过滤池与地下室集水坑相连通;还包括第一液位调节机构和第二液位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不仅实现了复用水的循环使用,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同时实现了炉顶水封槽和上升管水封槽内的液位自动调节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焦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焦炉炉顶水封循环补水装置。
背景技术
焦炉的炉顶水封槽使用水及上升管水封槽使用水皆为复用水,水封槽水满之后溢流至地下室集水坑,再由离心泵打入生化处理,这样导致水资源浪费严重,加大生化处理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能循环使用复用水,节约水资源的焦炉炉顶水封循环补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焦炉炉顶水封循环补水装置,包括地下室集水坑,其还包括:
蓄水池,设置在所述地下室集水坑的上方,所述蓄水池经循环泵和循环水管与所述地下室集水坑相连接;
炉顶水封槽和上升管水封槽,均设置在所述蓄水池的下方,所述炉顶水封槽和上升管水封槽分别经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与所述蓄水池的底部相连通,且所述炉顶水封槽经第三水管与地下室集水坑相连通,所述上升管水封槽分别经第四水管和三级过滤池与地下室集水坑相连通;
第一液位调节机构和第二液位调节机构,所述第一液位调节结构包括第一浮球、第一拉绳、第一喇叭形出液管和第一高度调节单元,所述第一拉绳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炉顶水封槽的底部,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浮球相连接,所述第一喇叭形出液管与所述第一水管相连通,所述第一高度调节单元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喇叭形出液管的高度;其中,当液位上升到位后,所述第一浮球上升后封堵所述第一喇叭形出液管;
所述第二液位调节结构包括第二浮球、第二拉绳、第二喇叭形出液管和第二高度调节单元,所述第二拉绳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上升管水封槽的底部,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浮球相连接,所述第二喇叭形出液管与所述第二水管相连通,所述第二高度调节单元用于调节所述第二喇叭形出液管的高度;其中,当液位上升到位后,所述第二浮球上升后封堵所述第二喇叭形出液管。
进一步地,第一喇叭形出液管和第二喇叭形出液管的结构相同,均包括伸缩软管和硬质喇叭管,所述伸缩软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水管或第二水管相连接,所述伸缩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硬质喇叭管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高度调节单元和第二高度调节单元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固定板、螺杆和连接环,所述固定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水管或第二水管的上方,所述连接环固定在所述硬质喇叭管的外圆周上,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环旋转连接,所述螺杆的另一端向上螺纹穿过所述固定板。
进一步地,所述螺杆的另一端端部设有转动手柄。
进一步地,所述地下室集水坑还与复用水水管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上均设有手动开关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恒坤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恒坤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558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布料剪裁机用工作台
- 下一篇:一种增塑剂生产用废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