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医电子诊脉仪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352496.6 | 申请日: | 2020-07-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558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程波敏;吴海滨;王慧;朱艳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5/02 | 分类号: | A61B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田江飞 |
| 地址: | 518033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医 电子 诊脉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医电子诊脉仪,包括仪器主体,所述仪器主体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显示屏、语音喇叭和控制开关,所述仪器主体的侧面设置有充电接口,所述仪器主体的内底壁分别设置有蓄电池和诊断数据处理器,所述仪器主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下表面设置有诊脉芯片。该中医电子诊脉仪,通过设置固定带、弹力布和魔术贴,便于把该诊断仪器固定在使用者的手腕上,且体积小便于携带,通过设置诊脉芯片,能够感应传输使用者的脉搏跳动数据,通过设置诊断数据处理器,能够处理分析诊脉芯片接收到使用者脉搏跳动的数据,从而达到便于使用者随时随地都能进行诊脉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医电子诊脉仪。
背景技术
中医是中国的传统医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风格和诊疗特点的医学体系,现在中医在给病人诊断时医生只用手指去诊脉,如果是医生经验比较多,诊断的结果还比较准确,较年轻经验少的中医就可能诊出错。
目前,现在人们对自己的健康程度越来越关心,但平时由于工作繁忙很容易忽略了日常的保健和预防,去医院检查不仅要排队,又耗费时间。
因此,我们提供一种中医电子诊脉仪。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电子诊脉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电子诊脉仪,包括仪器主体,所述仪器主体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显示屏、语音喇叭和控制开关,所述仪器主体的侧面设置有充电接口,所述仪器主体的内底壁分别设置有蓄电池和诊断数据处理器,所述仪器主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下表面设置有诊脉芯片,所述固定带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弹力布,所述弹力布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魔术贴。
优选的,所述显示屏、语音喇叭和控制开关均与诊断数据处理器耦合,所述语音喇叭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语音喇叭均设置在仪器主体的上表面,且语音喇叭的内部设置有防尘网。
优选的,所述仪器主体的侧面开设有与充电接口相适配的通孔,所述充电接口与蓄电池线路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带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带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块的左右两侧,所述诊脉芯片的数量为五个,五个所述诊脉芯片均设置在两个固定带及固定块的下表面,且诊脉芯片与诊断数据处理器耦合。
优选的,所述弹力布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弹力布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固定带的相向面。
优选的,所述魔术贴的数量为两块。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医电子诊脉仪,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中医电子诊脉仪,通过设置固定带、弹力布和魔术贴,便于把该诊断仪器固定在使用者的手腕上,且体积小便于携带,通过设置诊脉芯片,能够感应传输使用者的脉搏跳动数据,通过设置诊断数据处理器,能够处理分析诊脉芯片接收到使用者脉搏跳动的数据,从而达到便于使用者随时随地都能进行诊脉的效果。
2.该中医电子诊脉仪,通过设置显示屏,便于显示诊断数据处理器诊断的数据,通过设置语音喇叭,便于诊断时能够语音播报,通过设置控制开关,方便启动仪器主体对使用者进行诊脉,通过设置充电接口和蓄电池,能够连接电源并储存电量,从而达到方便使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医院,未经深圳市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524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能够测试不同PCB板的信号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同步功能的数控机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