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大灯后盖的散热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350984.3 | 申请日: | 2020-07-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534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 发明(设计)人: | 成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汽美途汽车技术服务(江苏)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45/47 | 分类号: | F21S45/47;B60Q1/04;F21W102/13;F21W107/10 |
| 代理公司: | 盐城盈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28 | 代理人: | 朱海燕 |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城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大灯 散热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汽车大灯后盖装置领域的一种汽车大灯后盖的散热结构,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包括外环和内环,外环与内环为一体结构,内环的内侧上下表面均设置有固定装置,每侧固定装置中包括固定杆,固定杆的两端套设有套筒,两侧套筒之间固定有弹簧,每侧套筒靠近圆心的一侧外端均活动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卡接块外侧的轴座活动连接,卡接块为半圆形框架结构,且装置本体的内侧表面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装置本体的外部塑料件结构的底端设置有铜片,将汽车大灯照明产生的热量通过多组散热孔向外侧排出,而散热硅脂和铜片具有良好的导热和散热性,将装置本体内的温度与外侧保持一致,保护大灯中的电路,避免高温带来的危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大灯后盖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汽车大灯后盖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大灯,也称汽车前照灯、汽车LED日行灯,作为汽车的眼睛,不仅关系到一个车主的外在形象,更与夜间开车或坏天气条件下的安全驾驶紧密联系,车灯的使用及保养,是不可忽略的,车灯安装于汽车车体前方或后方,在夜间或雾天照明前方道路,提供驾驶者较好的驾驶视野的装置,其性能的优劣影响着驾驶者的驾驶体验及驾驶安全。
而现有的用于汽车大灯的后盖,在实际使用时,存在着以下问题:1、汽车的大灯后盖与汽车的大灯紧密连接,在大灯照明时会产生大量热量,而后盖只有固定位置的作用,不能对大灯进行散热,功能性较差;2、汽车大灯后盖通常与大灯之间是通过卡设或螺栓进行固定,在车辆经过颠簸路段时,后盖和大灯之间的连接性就会降低,可以会造成后盖从大灯上脱落,进而影响大灯的固定效果,为夜间行车安全埋下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大灯后盖的散热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大灯后盖的散热结构,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外环和内环,所述外环与内环为一体结构,所述内环的内侧上下表面均设置有固定装置,每侧所述固定装置中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套设有套筒,两侧所述套筒之间固定有弹簧,每侧所述套筒靠近圆心的一侧外端均活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卡接块外侧的轴座活动连接,所述卡接块为半圆形框架结构,且所述装置本体的内侧表面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装置本体的外部塑料件结构的底端设置有铜片,所述铜片的底端涂抹有散热硅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环的中心处开设有环形线孔,所述线孔方便使用者将大灯装置进行固定,或者将线路穿过其中,由于灯罩内空间狭小,方便使用者进行排线,避免线路缠绕现象发生。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两组所述固定装置在内环内对称分布,设置两组固定装置,使用者可以通过固定装置提高大灯的固定效果,且所述连接杆距固定杆的长度与弹簧的长度相适配,避免所述连接杆下移的距离过大而出现卡接块与连接杆相接触,卡接块卡死无法下移的情况发生,影响实际使用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环的外侧表面开设有多组散热孔,每组所述散热孔中均设置有两个,设置多组散热孔结构,方便所述内环中的大灯将照明时产生的热量向外排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每侧所述轴座的底部均为梯形结构,提高所述轴座的稳定效果,避免在车辆行驶时,频繁的晃动造成卡接块与大灯脱落的情况。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侧所述套筒设置有挡块,避免两侧所述套筒在固定杆上的横移距离过大,而导致所述套筒与内环内侧相接触的情况,对所述内环内部的散热硅脂造成破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设置的散热硅脂和铜片结构,使用者可以将大灯固定好之后,通过外环和内环中的散热结构,将汽车大灯照明产生的热量通过多组散热孔向外侧排出,而散热硅脂和铜片具有良好的导热和散热性,将装置本体内的温度与外侧保持一致,保护大灯中的电路,避免高温带来的危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汽美途汽车技术服务(江苏)有限公司,未经中汽美途汽车技术服务(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509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铸件转运用托盘
- 下一篇:一种市政护栏清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