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CO2 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350257.7 | 申请日: | 2020-07-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37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邓立宝;全金成;望飞勇;蒙国杰;黄金盟;甘月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武宣县武宣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
| 主分类号: | A23L5/20 | 分类号: | A23L5/20;B01D46/00 |
| 代理公司: | 南宁智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29 | 代理人: | 邓世江;谭月萍 |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o base sub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CO2脱涩罐,包括罐体以及CO2储存罐,罐门的底部设有放气阀,放气阀通过管道连接有真空泵,罐体底部设有气泵,气泵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过滤器,过滤器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CO2储存罐,CO2储存罐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有减压阀,减压阀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有循环泵,循环泵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电控阀门,电控阀门通过管道连接在罐体的顶端,罐体的顶端还设有安全阀、冷气入口、温度计以及压力表,罐体非罐门侧壁上均设有加热块,加热块与罐体内部之间设有网板,罐体内部设有CO2浓度检测器,罐体外侧壁上设有PLC控制器,大大提高了能用利用率,减少浪费,均匀加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果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CO2脱涩罐。
背景技术
涩味的产生是由于引起涩味的物质与口腔粘膜上或唾液中的蛋白质生成了沉淀或聚合物而引起口腔组织产生粗糙折皱的收敛感觉和干燥感觉,因此,涩味的产生不是作用于味蕾产生的,而是触觉神经末梢受到刺激而产生的,除了单宁等多酚类化合物引起涩味的主要物质外,铁金属、明矾、醛类,有些果蔬中的草酸、香豆素等也会使人产生涩感,单宁分子可以让人产生涩感的机理是发生疏水作用和交联反应,单宁分子具有很大的横截面,易于同蛋白质发生疏水结合;同时单宁有的能转变成醌。
根据柿果在树上能否自然脱涩程度,以及脱涩是否靠种子来进行分类,按照此法可以将柿子分为4种类型,即:甜柿、涩柿、不完全甜柿和不完全涩柿,以上4类中后3个品种是涩柿类,我国绝大部分柿种属于此类,采收后有涩味,需要经过后期加工脱涩方可进行食用和加工。
不完全甜柿和不完全涩柿的脱涩都是由于果实中的种子产生芳香物质,主要是乙醇和乙醛,乙醇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转变为乙醛,乙醛与可溶性单宁结合凝固而脱涩,在可溶性单宁凝固以后单宁细胞容易被氧化变褐,因此不完全甜柿和不完全涩柿成熟之后,特别是在种子周围有大量的褐斑存在;不同的是,不完全甜柿在树上就能脱涩,而不完全涩柿由于种子产生的芳香气体不足以使柿果完全脱涩,还需后期的人工脱涩处理。
完全涩柿不能在树上脱涩,必须经过人工处理,其人工脱涩的机理主要是:(1)缺氧环境中柿果自身无氧呼吸,产生乙醇、乙醛、丙酮等物质,乙醇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转变为乙醛,丙酮在丙酮酸脱羧酶的作用下变为乙醛,最后乙醛与单宁细胞内的可溶性单宁缩和成树脂状物质沉淀而脱涩;(2) 金属盐类沉淀反应:如钾、钠、钙、镁等多种金属离子可与可溶性单宁结合生成不溶性盐类沉淀而脱涩;(3)生物碱类、胺类沉淀反应:生物碱类、胺类可与可溶性单宁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而脱涩;(4)可溶性果胶物质沉淀反应:柿果在贮藏的过程中,软化产生的可溶性果胶物质能与可溶性单宁结合而脱涩。
现有柿子脱涩加热不够不够均匀,而且脱涩后大量二氧化碳浪费,大大浪费了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O2脱涩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CO2脱涩罐,包括罐体以及CO2储存罐,所述罐体一端设有罐门,所述罐门的底部设有放气阀,所述放气阀通过管道连接有真空泵,所述罐体底部设有气泵,所述气泵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有CO2储存罐,所述及CO2储存罐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有减压阀,所述减压阀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电控阀门,所述电控阀门通过管道连接在罐体的顶端,所述罐体的顶端还设有安全阀、冷气入口、温度计以及压力表,所述罐体非罐门侧壁上均设有加热块,所述加热块与罐体内部之间设有网板,所述罐体内部设有CO2浓度检测器,所述罐体外侧壁上设有PLC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脱涩罐的压力为0.2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武宣县武宣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武宣县武宣镇农业技术推广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502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燕尾结构的锁紧机构、负载台及云台
- 下一篇:一种挖掘机的斗杆摇臂机构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