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成药药液提出灌贮罐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46359.1 | 申请日: | 2020-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071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水仙药业(建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74 | 分类号: | B65D88/74;B65D90/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101 | 代理人: | 黄一敏 |
地址: | 3531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成药 药液 提出 灌贮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药液储存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中成药药液提出灌贮罐,包括外壳和内筒,内筒外壁贴合设置有换热环管,换热环管外部套设有保温海绵层,保温海绵层外部设置有外壳,内筒顶部左侧设置有伸出外壳外的进液管,内筒底部右侧设置有伸出外壳外的出液管,换热环管顶部和底部的管口均伸出外壳外,外壳左侧的内壁上从上往下依次固定设置有循环泵、温度继电器和板式换热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内筒外壁上设置换热环管,在温度继电器的控制下,当内筒内部药液的温度过高时,循环泵开启,可通过水冷的方式为内筒降温,实现对药液的低温恒温储存,保证药液的储存质量,适宜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药液储存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成药药液提出灌贮罐。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大部分药液提出灌贮罐,结构功能简单,只有单纯的隔温处理,无法在药液温度过高时实现对药液的降温,影响药液的储存质量,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中成药药液提出灌贮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成药药液提出灌贮罐,通过在内筒外壁上设置换热环管,在温度继电器的控制下,当内筒内部药液的温度过高时,循环泵开启,可通过水冷的方式为内筒降温,实现对药液的低温恒温储存,保证药液的储存质量,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成药药液提出灌贮罐,包括外壳和内筒,所述内筒外壁贴合设置有换热环管,所述换热环管外部套设有保温海绵层,所述保温海绵层外部设置有外壳,所述内筒顶部左侧设置有伸出外壳外的进液管,所述内筒底部右侧设置有伸出外壳外的出液管,所述换热环管顶部和底部的管口均伸出外壳外,所述外壳左侧的内壁上从上往下依次固定设置有循环泵、温度继电器和板式换热器,所述换热环管底部的管口连接板式换热器的出料口,所述板式换热器的进料口通过管道连接循环泵的出水管口,所述循环泵的进水管口通过管道连接换热环管的顶部管口。
优选的,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冷却介质接入和接出管口分别连接介质供给管道和介质冷却设备。
优选的,所述循环泵通过电路连接温度继电器,所述温度继电器通过电路连接外部电源。
优选的,所述温度继电器的温度探头固定设置在内筒底部的内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内筒外壁上设置换热环管,在温度继电器的控制下,当内筒内部药液的温度过高时,循环泵开启,可通过水冷的方式为内筒降温,实现对药液的低温恒温储存,保证药液的储存质量,适宜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中成药药液提出灌贮罐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保温海绵层;3、换热环管;4、内筒;5、进液管; 6、出液管;7、板式换热器;8、循环泵;9、温度继电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水仙药业(建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水仙药业(建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463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公益林管理用质量评级数据分析设备
- 下一篇:一种耐压爆破试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