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原料传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44140.8 | 申请日: | 2020-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987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吴水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赣州力森环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5/46 | 分类号: | B65G65/46;B65D88/26;B65G33/26;F23K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141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原料 传输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设备,提供一种生物原料传输装置,包括转动电机、原料漏斗、螺旋筒、主轴、螺旋叶片、连接固定环、轴承及支撑座;所述原料漏斗与螺旋筒相结合,原料漏斗设置在螺旋筒的上方,原料漏斗底部漏口与螺旋筒上方开口焊接在一起;所述螺旋叶片焊接在主轴上,主轴和螺旋叶片放置在螺旋筒的内部;所述主轴一端穿过螺旋筒,穿出部分中间设置有轴承固定,主轴最末端与转动电机经连接固定环固定住;螺旋筒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座。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生物质原料传输速度快,同时不会有原料残留在漏斗或螺旋桶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生物质原料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物质的加工或者在生物质的燃烧工艺过程中,因为生产工艺往自动化生产方向发展,或生物质燃烧炉在工作的时候为保证生物质无烟燃烧需要保持封闭环境,人工加料作为一种落后的方法,不能满足相应需求,所以一种自动的生物质原料传输装置和传输方法亟需开发。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传输效率高,导致原料堵塞的一种生物质原料传输装置。
一种生物原料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电机、原料漏斗、螺旋筒、主轴、螺旋叶片、连接固定环、轴承及支撑座;所述原料漏斗与螺旋筒相结合,原料漏斗设置在螺旋筒的上方,原料漏斗底部漏口与螺旋筒上方开口焊接在一起;所述螺旋叶片焊接在主轴上,主轴和螺旋叶片放置在螺旋筒的内部;所述主轴一端穿过螺旋筒,穿出部分中间设置有轴承固定,主轴最末端与转动电机经连接固定环固定住;螺旋筒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座。
进一步地,所述原料漏斗设计为锥状。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筒内壁上挖有螺旋形状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叶片包含两片,焊接在主轴上时采用单螺旋形式,即从螺旋叶片与主轴的一端焊接点沿焊接线移动,至另一端焊接点时,刚好旋转了180度;同时,主轴的半径加上任意一处的螺旋叶片高度略微小于螺旋筒内壁半径大小。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固定环内壁设计有锯齿,同时用两个螺丝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原料漏斗设计为锥状,当底部的原料被传输走时,上方的原料因为重力作用自动的往下运动,无需施加外力;螺旋叶片采用单螺旋结构焊接,可以实现原料在螺旋筒内较短的运动距离,提高传输的速度,主轴加上两个螺旋叶片的高度与螺旋筒内壁的直径大小相近,可以保证生物质原料在螺旋筒内传输时不会有原料残留,螺旋筒内壁上挖有的螺旋凹槽为生物质原料传输时提供了额外的动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螺旋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螺旋叶片和主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1、附图2和附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点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一种生物原料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电机20、原料漏斗61、螺旋筒50、主轴42、螺旋叶片41、连接固定环31、轴承63及支撑座64;所述原料漏斗61与螺旋筒50相结合,原料漏斗61设置在螺旋筒50的上方,原料漏斗64底部漏口与螺旋筒50上方开口焊接在一起;所述螺旋叶片41焊接在主轴42上,主轴42和螺旋叶片41放置在螺旋筒50的内部;所述主轴42一端穿过螺旋筒50,穿出部分中间设置有轴承63固定,主轴42最末端与转动电机20经连接固定环30固定住;螺旋筒50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座64。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例优选,所述原料漏斗61设计为锥状,原料因为重力作用自动的往下运动,无须施加外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赣州力森环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赣州力森环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441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