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极性直流载波通讯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43667.9 | 申请日: | 2020-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189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徐向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鹏晨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3/54 | 分类号: | H04B3/54 |
代理公司: | 苏州慧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9 | 代理人: | 丁秀华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联***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极性 直流 载波 通讯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无极性直流载波通讯电路,其包括主站电路和与主站电路电连接的多个子站电路,主站电路包括主站直流电路和与主站直流电路并联的主站载波电路,主站直流电路包括主站整流桥电路,子站电路包括子站直流电路和与子站直流电路并联的子站载波电路,子站直流电路包括子站整流桥电路。本实用新型的无极性直流载波通讯电路,可实现双向整流,使传输线路真正做到无极性,保障通讯和设备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极性直流载波通讯电路。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直流载波通讯技术中,通常是采用一对导线同时实现供电和通讯功能的,其存在接反问题,如果导线接反,可能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工作或损坏的状况,不便于日常使用。
目前也有将整流桥技术引入载波通讯,如中国专利:CN207475583U-一种可实现电源传输的直流载波通信接口电路;中国专利:CN205541403U-一种线控器电力载波通信结构;中国专利:CN202068415U-一种无极性连接的电源载波通讯电路,都是采用从站整流的方式来实现无极性连接。但这种方式一旦系统有多个主站时,就会造成相互干扰,影响通讯的稳定性和组网的灵活性;或者从站发生故障时,有可能导致主站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无极性直流载波通讯电路,可实现双向整流,使传输线路真正做到无极性,保障通讯和设备的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极性直流载波通讯电路,其包括主站电路和与所述主站电路电连接的多个子站电路,所述主站电路包括主站直流电路和与所述主站直流电路并联的主站载波电路,所述主站直流电路包括主站整流桥电路,所述子站电路包括子站直流电路和与所述子站直流电路并联的子站载波电路,所述子站直流电路包括子站整流桥电路;
所述主站直流电路输出的单极性已调载波信号经所述主站整流桥电路整流后形成无极性的已调载波信号传输给所述子站电路,所述子站整流桥电路接收所述无极性的已调载波信号并整流形成单极性已调载波信号;
所述子站直流电路输出的单极性已调载波信号经所述子站整流桥电路整流后形成无极性的已调载波信号传输给所述主站电路,所述主站整流桥电路接收所述无极性的已调载波信号并整流形成单极性已调载波信号。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如下附属技术方案:
所述主站整流桥电路包括第一双二极管D1和与所述第一双二极管D1并联的第二双二极管D2。
所述主站直流电路还包括主站直流供电模块和与所述主站直流供电模块串联的总线驱动电路,所述主站整流桥电路与所述总线驱动电路串联。
所述总线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功率场效应管Q1,所述第一功率场效应管Q1的源极与所述主站直流供电模块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一功率场效应管Q1的漏极与所述第一双二极管D1和第二双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点相连,所述第一双二极管D1和第二双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点接地。
所述主站直流电路还包括电磁兼容保护电路,所述电磁兼容保护电路并联在所述第一双二极管D1的公共连接点和所述第二双二极管D2的公共连接点上,所述电磁兼容保护电路通过传输总线与所述子站电路相连。
所述主站直流电路还包括与所述主站直流供电模块并联的稳压保护电路。
所述子站整流桥电路包括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以及第六二极管D6,所述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以及第六二极管D6组成全波整流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鹏晨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鹏晨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436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远程双向互动监控设备
- 下一篇:一种环保型水文测验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