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秸秆预处理液去除沼气中二氧化碳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340106.3 | 申请日: | 2020-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33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邱凌;王超;郭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M1/10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121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秸秆 预处理 去除 沼气 二氧化碳 装置 | ||
一种秸秆预处理液去除沼气中二氧化碳的装置,包括沼气发酵装置、导气装置、沼气收集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沼气发酵装置处于恒温水浴,秸秆经过碱性溶液预处理后进行发酵,导气管分别与沼气发酵装置中控制开关右侧导管和沼气收集装置的左侧接口相连接,集气罐通过支架固定在秸秆预处理废液中。本装置设计出一种利用秸秆预处理废液去除预处理秸秆厌氧发酵产生沼气中的二氧化碳的装置,本装置在安装完成后能够自动去除二氧化碳,保证沼气中高浓度的甲烷含量,基本不需要维护、检修,可以连续去除沼气中的二氧化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秸秆预处理液去除沼气中二氧化碳的装置,属于沼气提纯领域。
背景技术
进行厌氧发酵的秸秆需要预处理来破坏秸秆的木质纤维素结构。预处理的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等方式,由于化学处理方法高效稳定、效果显著,广泛应用于秸秆预处理,但是产生的预处理液作为废液处理,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沼气是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下经沼气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而生成的一种可燃性气体,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和二氧化碳,沼气是一种清洁的气体燃料。但是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制约着沼气的使用,降低二氧化碳的含量使沼气达到天然气用于燃烧、炊事和其他用途。
目前,诸如膜分离提纯法(一种沼气膜分离脱碳系统CN205990376U)这类设备占地面积广、耗能大、投资成本高、操作复杂不适合小规模的沼气净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规模的去处沼气中二氧化碳的装置,具体来说就是设计出一种基本不需要维护,利用秸秆预处理液去处二氧化碳、集气装置收集高浓度的甲烷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一种秸秆预处理液去除沼气中二氧化碳的装置,包括厌氧发酵装置,导气管、集气装置,其中导气管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厌氧发酵装置控制开关和集气装置的接口。
其特殊之处在于:发酵装置处于恒温水浴条件下来保证厌氧发酵的最适宜温度,发酵秸秆经过碱性溶液预处理,集气装置标有刻度线,集气装置中秸秆预处理液的高度变化观测出沼气的产量,集气装置上部装有集气开关用于对收集的沼气进行释放。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秸秆预处理液去除沼气中二氧化碳的装置
有益效果是:
本装置设计出一种利用秸秆预处理液去处预处理秸秆厌氧发酵产生沼气中的二氧化碳的装置,(1)预处理秸秆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通过秸秆预处理液后去除了沼气中的二氧化碳,得到了高浓度的甲烷含量;(2)沼气产量通过集气装置中预处理液的高度变化得出,免除了人工检测沼气产量的步骤;(3)本装置操作简单、便捷、成本小且对环境没有危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1-恒温水浴,2-预处理秸秆,3-导管,4-发酵罐,5-控制开关,6-导气管,7-集气开关,8-集气罐,9-支架,10-秸秆预处理液,11-接口,12-厌氧发酵罐。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一种秸秆预处理液去除沼气中二氧化碳的装置,1-恒温水浴,2-预处理秸秆,3-导管,4-发酵罐,5-控制开关,6-导气管,7-集气开关,8-集气罐,9-支架,10-秸秆预处理液,11-接口,12-厌氧发酵罐,其特征是:5、6、11处的连接口密闭,使内部的沼气完全导入到11处。
首先将秸秆2进行碱性溶液预处理,发酵装置12置于恒温水浴1处,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通过控制开关5和导管3处到达集气装置的接口11,沼气经过预处理废液10去除二氧化碳到达集气罐8,集气开关7对沼气进行气体采集。
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经过秸秆预处理液中,溶液中的碱性成分捕获沼气中的二氧化碳,提高了甲烷的含量,最终获得了高浓度甲烷含量的沼气。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类,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所做的等同替换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401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联网灭火器监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易装配的采光板





